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饮茶风俗成于中唐

时间:2018-07-25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饮茶风俗成于中唐 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曰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饮茶风俗成于中唐
  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曰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穷日竞夜","遂成风俗",且"流于塞外"。 
  晚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载:"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陆羽《茶经·云之饮》也称:"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杨华认为茶始兴于玄宗朝,肃宗,代宗时渐多,德宗以后盛行。陆羽《茶经》初稿约成于代宗永泰元年,定稿于德宗建中元年。《茶经》认为当时的饮茶之风扩散到民间,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及湖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都把茶当作家常饮料。 
  《茶经》、《封氏闻见记》、《膳夫经手录》关于饮茶发展和普及的关带内基本一致。开元以前,饮茶不多,开元以后,特别是建中(公元780)以后,举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不饮茶。不仅中原广大地区饮茶,而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饮茶。甚至出现了茶水铺,"自邹、齐、泡、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买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旧唐书·李玉传》:"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怯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茶于人如同米、盐一样不可缺少,对于田间农家,尤其嗜好。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风俗  普洱茶  普洱  饮茶  茶道  茶经  风俗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藏族的茶风俗与婚俗之间的联系
藏族的茶风俗与婚俗之间的联系
拉枯族的茶风俗与婚俗之间的联
拉枯族的茶风俗与婚俗之间的联
苗族的茶风俗与婚俗之间的联系
苗族的茶风俗与婚俗之间的联系
白族的茶风俗与婚俗之间的联系
白族的茶风俗与婚俗之间的联系
东乡族的茶风俗与婚俗之间的联
东乡族的茶风俗与婚俗之间的联
彝族烤茶风俗之灵鸟衔香
彝族烤茶风俗之灵鸟衔香
彝族烤茶风俗之灵生护香
彝族烤茶风俗之灵生护香
彝族烤茶风俗之自然之礼
彝族烤茶风俗之自然之礼
中国茶道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
中国茶道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
不丹饮茶风俗简介
不丹饮茶风俗简介
非洲区域礼茶风俗
非洲区域礼茶风俗
布朗族的喝茶风俗
布朗族的喝茶风俗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