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普洱茶,一定要说到易武茶山。但是,翻开明清的典籍,易武茶山却不是公认的六大茶山之一,而是将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如清乾隆朝进士檀萃虽然在《滇海虞衡志》中说“普洱六大茶山,相距不远,以易武为中心集散”,但却不把易武列于六大茶山中。尽管如此,作为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茶山,易武茶山还是在1957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政府组织的茶叶普查队进行详实考察之后,被列为江北六大茶山。
关于易武茶山的兴盛时期,在记述普洱茶的书中,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说易武茶山兴盛于倚邦茶山衰落之后;其二是说易武茶山有两个兴盛时期,第一个时期的说法和第一种说法相同,而另一个时期则是从雍正初年开始到乾隆末年为止。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说法,我的看法是这和六大茶山的由来有关。由于历史上,人们对六大茶山具体所指有不同的看法,如在以前人们多把易武茶山看成曼撒茶山的一部分,结果就是在说易武时容易把曼撒的历史说进去,在说曼撒时,又常常夹杂些易武的内容,因此就形成了易武有两个兴盛时期的说法。
在倚邦等茶山开始衰落的时候,易武茶山后来居上,易武茶山最强盛的时期是从雍正初年开始到乾隆末年的70多年,此时的易武茶山上有10万之众。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家家户户忙种茶,年产茶一度达7万担之多。并且在雍正七年(1729),清廷又在易武设置“钱粮茶务军功司”以专办贡茶和粮食购销;雍正九年(1731),随着普洱茶被定为贡茶之后,易武茶区(包括易武和曼撒两茶山)每年必承贡6万多斤。因此,也有人称此时的易武为“利润城”。
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约90余年问,是易武茶山的另一个辉煌时期。茶业异常旺盛,此时的易武也成了普洱茶的加工交易集散中心。我们在前面所介绍的攸乐、曼撒的很大一部分茶青也运到此地进行加工销售。因此有人说,在清代易武汇集了当时云南甚至是中国工艺最熟练的紧茶制作工匠。
而易武的这种中心性,也使得各地茶商马帮不管山高路远,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进行茶马贸易。茶庄商号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耸立在易武老街之上,被写入普洱茶的历史之中。这些鼎鼎大名的茶庄如同庆号、乾利贞宋聘号,车顺号等以及他们精心制作的茶品,至今仍令普洱茶品饮爱好者心潮澎湃,望眼欲穿,苦苦迫寻。
那么到底是什么令人们对普洱茶如此痴恋和宠爱呢?一言以蔽之:品质。易武茶山山高雾重,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温热多雨的环境使得易武茶具有上乘品质。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于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昧浓郁,适宜制成普洱茶。易武茶青在制作成普洱茶之后,又经岁月而自然发酵陈化后,其汤色褐红透亮,其味醇厚甘滑,陈香持久,似樟如兰,尤其是易武春芽更是普茶中的极品。
所以当易武普茶进入万里之遥的紫禁城后,清帝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赐“瑞贡天朝”匾以示珍爱与恩宠。易武普茶之美也令西藏、印度、南洋等地的人苦苦追寻。于是一队队骡马往返于易武,也使得易武成了茶马古道的始发地,当时由易武向外辐射的茶马古道主要有:
向上的:易武——江城——扬武——昆明——昭通——宜宾——北京;
向下的:易武兰—老挝的乌德——老挝的风沙里——越南的奠边府——海防——香港;
易武——尚房——老挝的南塔——万象;
易武——勐腊——老挝的勐百察——泰国的米赛;
向西的:易武——思茅——景谷——大理——中旬——拉萨。
到了清代末期,易武产茶量下降,到1912年时产茶仅为5 000担左右,但是仍为六大茶山之首;在清末民初,由于朝代更替、战乱频繁及普茶生产贸易中心的转移,易武茶山的茶叶贸易也衰落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易武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努力,易武茶山恢复了昔日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