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古茶山,在滇南勐腊县东北部逶迤起伏、云缠雾绕的象明山区中,一架虎背型的山梁上散落着一座由青石条块筑造的茶马古镇。岁月沧桑、战乱疫病抹掉了昔日的繁华,却尘封不了她沉积厚重的历史和镌刻不休的记忆:土司府衙门遗址中残留的一个个鼓状石礅,被无数行人骡马打磨光滑、凹陷的古街石板,街道两旁战乱遗留的断壁残垣,散落在茶山古镇的一块块雨浸风蚀的碑雕。墓志,及由此向外辐射的一条条石板路,仿佛超越时空般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过去的辉煌。这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所不为人知的发祥地、明清两朝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政治、军事和普洱茶集散中心——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位于今云南省勐腊县象明乡东部,北接景洪市勐旺乡,南连曼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包括象明乡的倚邦。曼拱、河边3个村委会所辖制的茶山。它是明清两代普洱茶六大古茶山通往普洱府所属的思茅厅的要律,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腊倚邦”,即茶井之意。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不仅海拔高,而且海拔差异更大,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约1 400米,并且倚邦 300多平方千米的茶区几乎都是高山;加上红黄性土壤有机质丰富,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影响下的湿润性季风气候又使之具有温热、山高、雨多、雾日长的特点。因而倚邦茶树次生代谢十分旺盛,茶质尤佳,远胜于内地的小叶种和大叶种茶,正所谓“山高雾多出好茶”。倚邦古茶山以云南大叶种茶为主,保存有少部分从四川引进的小叶种茶。这里的普洱茶滋味浓厚,香高馥郁,苦涩味轻,回甘爽口,历来为客商首推,其中又以曼松茶品质.滋味最佳。因此明嘉靖年问,倚邦出产的曼松茶因其质厚味美,放少许入杯,用开水冲泡后,茶叶直立不倒,汤色青中微黄的卓越品质被宫廷优先定为贡茶。在清代,自雍正朝起到光绪朝末年为止,用曼松头拨春茶制作的普洱茶,仍是朝廷贡茶的首选,每年承贡20担之多,故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
早在明代成化(1465—1487)年间,朝廷任命叶氏为倚邦大土司。到了清代初年,叶氏倚邦将土司职位传给其婿曹氏,来统管六大茶山。曹氏倚邦的第三代土司是曹当斋。曹当斋和他的儿子曹秀,不仅专办贡茶,还兼镇滇南。
雍正六年,曹当斋平定莽枝茶山的麻布朋等人的暴动,因有功于国而升任土干总;雍正十年到乾隆初年因曹当斋父子先后奉命率军平定刀兴国暴动和广西等地民众暴动而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到了乾隆31年前后,曹当斋父子又因率领包括两乌在内的西双版纳全境抗击缅甸的侵略,军功甚伟而升任土守备,其子曹秀升任土把总。
今天,在倚邦街东面约6 000米,曼贵山以西的官坟梁子中,曹当斋叶毓夫妇和曹秀夫妇的墓冢上,仍完好保留着乾隆二年和四十二年(1737、1777),由乾隆皇帝嘉奖曹氏而立下的《安人碑》和《贞洁女牌坊碑》,其中详细记录着曹氏的赫赫功绩。从中可以看出清廷对曹氏的信任与恩宠,这也表明倚邦不仅是贡茶之地,而且是六大茶山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曹氏一直到清末承袭土司之职达十六代之多而不变,尽管中间也经历了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虽然清廷对曹氏和作为政治中心及军事重镇的倚邦很看重,但倚邦和曹氏主要是统管六大茶山,采办贡茶。在历史上,倚邦茶山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其产品远销内地、西藏、港台和南洋印度等地。
清初是倚邦茶山的鼎盛时期。据载那时的倚邦茶山,采茶制茶者多达9万之众,年产茶万担之多。当时的倚邦,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茶叶贸易的兴盛,带动了倚邦的繁荣,形成了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街和牛滚塘街等四大集镇。马帮的往来,人员的流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不仅带走了久负盛名的倚邦茶,带来了倚邦人所需的针线、布匹等生活用品,而且也使倚邦的制茶工艺更为完善和成熟。倚邦兴盛于茶,随之而来的是,各地茶商也都纷纷在此建立商号茶庄,其中以四川、江西和云南石屏楚雄一带的较多,比较著名的茶庄商号如惠民号、鸿昌号、庆丰和、庆丰益,元昌号、恒盛号等。他们将茶运出,分销各地,倚邦和他们互补发展,兴衰与共。
到了清道光(1821—1850)年间,朝廷对倚邦更是珍爱有加,器重异常。为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外运,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专门修建了从昆明经思茅到倚邦、易武的石板路,这条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的两米宽,长达数百公里的小径,在当时的平原地区修筑尚且不易,更何况在地势复杂的滇南之地呢?由此可以窥见清朝政府对之重视之深!
凡事贵能盛中见衰,则自可常保!倚邦茶山在经历了兴盛与繁华之后,也最终没有逃脱衰败的命运。其原因概括起来有3点:
1.瘟疫瘴疠大作。如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茶山发生瘟疫,使茶人死者甚众。此时若有志之士能以此为鉴,那么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发生的瘟疫,也就不会再使茶山有更大的损失了。
2.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如光绪三十四年(1908),倚邦贡茶在运送途中被盗匪洗劫一空,朝廷因查无头绪而被迫停止对倚邦贡茶的征收。这对倚邦的茶业贸易来说可算是风云突变, 自此倚邦的历史地位开始下降。
3.交通的原因。由勐养到勐合的道路开通,使倚邦成了交通的死角,随之而来的是易武茶山后来居上。倚邦古茶山在历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民国初年的瘟疫和民国三十四年(1945)基诺族和瑶族在象明山的暴动又使倚邦成为废墟。在此后的半个世纪内,倚邦茶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总之,在清朝初期及其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倚邦古茶山在茶文化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责任编辑: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