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茶商和当地绅士自觉安排的复兴茶业安排,以福建建瓯的“茶业研讨会”最有成效。建瓯北苑,是宋代贡焙所在地,其时社会上有“金易得,建茶可贵”之说。但自元代贡焙移至武夷今后,建瓯的茶业由衰以致逐渐荒废。清咸同年间,随茶叶出口的急剧添加,一批外地棚民至“钟山”租地种茶,也股动本地山民垦种茶树,“所产工夫茶年以数千百万计,实超宋代而过之”。但不久,光绪中期左右,中国茶业衰落,建瓯绝大部分茶利“无复保留”。“嗣是,有和兴茶业公帮,起而讲究栽培制焙诸法,寻改为建瓯茶业研讨会,联络群力,决心改进”①。茶业研讨会前身的“和兴茶业公帮”,当是建立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或本世纪初。研讨会发起我们“决心改进”的成果如何呢?“宣统二年(1910),南洋首次劝业会(在江宁今南京召开),如金圃、泉圃、同芳星诸号,均获优奖。民国3年(1914年),巴拿马赛会,詹金圃得一等奖凭,杨端圃、李泉丰得二等奖凭,此其效也”。趁便指出,建瓯茶业研讨会在本世纪20年代之前,本地业主联合奋勉,是获得不少成果的。但至20年代今后,因为人事的变化,广帮、潮帮茶商的反客为主,茶业研讨会的活动和效果,就“日形衰落”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