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唐朝宫廷饮茶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时间:2015-10-14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诗说: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活画了宫中上下对贡茶进到时的欢欣情景,由此也反映了当时宫廷尚茶的情况。 茶作为方物土产,其进贡最初可一直追溯到西周初年,但作为一种税制和宫中固定的特需物资,其浩繁的贡奉,还是始于唐朝中期。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湖州过去贡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诗说:“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活画了宫中上下对贡茶进到时的欢欣情景,由此也反映了当时宫廷尚茶的情况。

  茶作为方物土产,其进贡最初可一直追溯到西周初年,但作为一种税制和宫中固定的特需物资,其浩繁的贡奉,还是始于唐朝中期。据《元和郡县图志》载:湖州过去贡茶数额不多,“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

  除顾山紫笋以外,同时课征的还有毗邻的常州紫笋(或称阳羡茶)和全国各地名茶。这说明唐朝宫廷茶叶的消费,和社会上的情况大致相同,也是在中唐以后才急剧增长起来的。

  在当时一般的史籍中,对宫中饮用茶叶的情况记述很少,但在唐诗茶事资料中,记载相对较多的:如元鸲自述》(一作王建《宫词》):“廷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子兰《夜直》描写:“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晚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花芯夫人《宫词》:“近被宫中知了事,每来随驾使煎茶”;以及李昌符《婢仆诗》所说的“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空腹茶;无事莫教频入库,一名闲物要些些”等等。

  上面这些诗句,形象地描述了从皇帝、后妃一直到宫女的嗜茶情况;特别是子兰“夜饮”和鲍君徽“茶宴”的史料,说明唐朝中期社会上尚茶的风俗,也很快传到了朝廷后宫。
 
  当时宫廷对茶叶的消费,除供宫中上下的日常饮用之外,用于祭祀奉献、分赐王亲近臣、礼聘番邦使节的支出也很多。在喜庆节日,宫廷还要举行排场宏大的茶宴,君臣共聚一堂。

  皇宫饮茶表现的是皇家气象、陶然自得的心态,显示的是豪华贵重、君临天下的权势。茶本为清芬洁净之物,但宫廷饮茶却有着富丽堂皇、豪华贵重的特点,讲究茶叶的绝品、茶具的名贵、泉水的珍御、汤候的得宜,以及场所的豪华、服侍的惬意。

  皇室饮茶,喝得潇洒,喝得浪漫,但其情怀的核心,还是追求豪华贵重的极致,在于炫耀显赫的权势和无比的富有。而现今,饮茶不再是炫耀,而更多的是养生保健,更是一种心境、一种情怀。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茶叶  饮茶  茶具  风俗  贡茶  茶汤  养生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用盖碗饮茶应注意哪些问题
用盖碗饮茶应注意哪些问题
饮茶品人生
饮茶品人生
饮茶也需懂礼仪
饮茶也需懂礼仪
欢喜饮茶
欢喜饮茶
罕见的饮茶方法:煎饮法
罕见的饮茶方法:煎饮法
罕见的饮茶方法:羹饮法
罕见的饮茶方法:羹饮法
罕见的饮茶方法:研碎冲饮法
罕见的饮茶方法:研碎冲饮法
饮茶恶习:不可用保温杯泡茶
饮茶恶习:不可用保温杯泡茶
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泡茶的技巧与饮茶技巧有何区别
泡茶的技巧与饮茶技巧有何区别
饮茶的好处
饮茶的好处
饮茶为何能明目降火
饮茶为何能明目降火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