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清代茶业兴盛原因分析

时间:2015-11-04 15:29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清朝时期,即清入关之后(1644年)至辛亥革命(1911年)近三百年中国茶业兴盛以及衰落的原因,探讨和研究这一段茶业兴衰史,温故而知新,可提供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思索。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近现代茶业复兴的认识。 茶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支柱产业之一,清代茶叶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唯一大宗商品,它涉及农业、工业、商贸、交通运输等行业,研

普洱茶

   清朝时期,即清入关之后(1644年)至辛亥革命(1911年)近三百年中国茶业兴盛以及衰落的原因,探讨和研究这一段业兴衰史,温故而知新,可提供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思索。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对近现代业复兴的认识。
茶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支柱产业之一,清代茶叶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唯一大宗商品,它涉及农业、工业、商贸、交通运输等行业,研究清代茶业经济的兴衰,亦可以了解清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一、清代茶业兴盛原因分析:
  (一)、政治稳定、国家统一、茶业经济开始发展。
   这是满清打汉人时的装备,布面甲足以抵御大部分明军的手铳鸟枪清初,关外满清趁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之机,进入关内。顺治期间,清政府的主要着力点是巩固政权,肃清明朝残余势力,而不是发展经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康熙二十二年清廷收复台湾,国内政局逐渐稳定之后。清政府才开始注重发展经济,于康熙二十三年废止“海禁”政策以通商裕国,随后又颁发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奖励垦荒、扩大种植面积;改变税收方式,实行地丁合一;兴修水利等。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开始提高,各地茶叶生产开始稳定发展。如清代康熙中期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撰有地方官员“劝谕瑶人栽种茶树,每户灶丁遵谕须种茶一亩----。”从此,具有悠久历史的我国茶业,到清代康熙中期以后步入了又一个发展时期。
  (二)、茶叶流通渠道畅通促进了茶业发展
   清初茶叶延续明代之制,仍为政府实行专卖的商品,一般人不能随意贩运。产茶地区生产的茶叶,除少数优质茶叶作为“贡茶”,由政府委派官员采办以供奉皇族外。其他分“官茶”和“商茶”。“官茶”由政府委派官员招茶商领引纳课后,从产茶区贩运到陕甘等地,交售给官府的茶马司,然后由茶马司将茶叶与西北等地少数民族交易马匹。“商茶”由茶商向政府请引后,从产茶区运销各地或输往国外,茶引一道,准运茶一百斤,每引征银税若干。康熙二十三年(1684)开海禁以后,清代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茶叶的外销日趋增加。
   茶马司遗址
   茶叶经济的兴盛与茶商作用密不可分,清代茶商以徽商、晋商和广东、福建茶商为代表。徽商指徽州地区的歙县、祁门一带的商人。徽商在清代茶叶贸易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广设店铺促进内销和外销从事海运贸易。
   晋商是指山西商人,供应西北市场及对蒙、俄贸易活动,晋商中的茶商以明代茶马互市为发端,至清代日渐兴盛,成为国内主要茶商。晋商除采供福建茶外,清代湖南安化、湖北羊楼洞一带的茶叶生产,就是晋商带动起来的,他们从这里采办茶叶,把茶叶运销到西北茶市,至天津、张家口等地,再由俄国商人陆运至俄国和东欧等地。随着茶叶贸易的兴盛,湖南安化、湖北羊楼洞当地形成了以茶叶生产、加工及包装一体化的区域生产格局,促进了湖南及湖北当地茶业经济的发展。
   清代晋商
   广东、福建一带茶商是因广州开放对外通商,开始大量经销“商茶”装载出口,或销往南洋一带,或外销东印度公司。尤其在“五口通商”之后,茶叶外销急剧扩大,当地茶商籍地利之便获得了发展。
   广州十三行
  (三)、茶树培育技术进步和茶类不断丰富
   清代,茶树培育出现了扦插无性繁殖技术,改变了前代茶树只能有性繁殖的旧观念。清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就有这样的记载:“种茶栽之法,将已成茶条,拣粗如鸡卵大,砍三尺长,小头削尖,每种一株,隔四五尺远----二年后,一齐砍尽,俟发粗枝,只留一科,不久成树---”。无性茶树培育技术的出现为茶农大量培育优良茶树品种,快速发展良种茶园,提供了可能。此外,在闽北一带,对一些优良茶树品种,也开始采用了压条繁殖的培育方法。
   茶类不断丰富是清代茶业发展的又一特征,虽然明代就已出现红茶(见《多能鄙事》),但总体而言,清代以前,中国茶叶是以绿茶为主的。到清中期后红茶得以快速发展,清雍正(1773)年间,崇安知县刘靖在《片刻余闲集》中记述了产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酒,土名江西鸟,皆私售于星村各行。”由于外销红茶供不应求,工夫红茶品种不断增多,如福建的坦洋工夫、白琳工夫,安徽生产“祁红”,云南生产的称“滇红”,江西称“宁红”,湖南称“湘红”,广东曰“英红”,浙江称“越红”等。
   乌龙茶亦在清代产生,清代《王草堂茶说》引陆廷灿《续茶经》(1734年)记载了“半青半红”的乌龙茶。陈椽教授《从茶到六大茶类的起源研究》也载:“据福建安溪县人民政府查档案资料,青茶是清朝世宗胤祯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间(公元1725-1735年)劳动人民发明的。尔后乌龙茶生产再传播至闽北、台湾等地。这些乌龙茶主要是广东、福建一带茶商销往南洋一带。
   轻发酵白茶亦于清代出现,福建福鼎的白毫银针出现于公元1796年。出口销售港、澳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据(陈椽《从茶到六大茶类的起源研究》)。清代紧压茶在边销和出口贸易中找到了他们的出路和发展。据记载黑茶早在明代洪武初年四川就有生产,入清以后,黑茶竟成为湖南安化等地的特产。
   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类的大量出现丰富了中国的茶叶花色品种,为尔后中国茶业的发展铺垫了基础。
  (四)、茶种植、生产、加工等方式灵活是清代茶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清代中期之后,土地租赁经营大量出现,茶叶种植土地可以租赁经营,特征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如在闽北,租赁者可租种山地,因此大批外地客民涌向闽北租地种茶,土地租赁方式的出现客观上使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经营茶叶有利润的情况下,拥有较多土地的经营者开始雇工种植茶叶,并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雇佣更多劳动力,这种资本经营方式的大量出现也促进了清代茶业的发展。
   清代富豪伍浩官
   随着茶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叶经营者开园种茶、设厂加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如同治《巴陵县志》载:“道光二十三年,与外洋通商后,广人每挟重金来制红茶,土人颇享其利。日晒者色微红,故名红茶。”;广州茶商伍浩官“在武夷山拥有茶园,每年将武夷茶运往英国”;清代杭州茂记茶场租赁杭州狮峰茶园,投资办茶场、开茶行,生产、加工、销售狮子峰龙井茶系列经营。也从一个方面促进了茶业生产发展。
  (五)、清代茶叶内需进一步扩大
   清代康熙中期之后,经雍正至乾隆,俗称康雍乾三朝的发展,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衣食有余资的情况下,饮茶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内容之一,茶庄、茶行、茶号纷纷出现,茶俗文化逐渐取代了明代以文人雅士领衔茶文化发展的地位,饮茶文化深入市井,走向世俗,进入了千家万户,并与传统的伦常礼仪结合起来,成为一种习常的饮茶待客礼仪。
   清代老明信片 上海全安茶楼龙旗片
   另一方面,王公贵族、清代文人及中产阶层对于品茶的讲究,也促进了品饮方法的多样化,泡杯饮上讲究茶具的审美。如紫砂茶具的古朴与书法艺术的结合、盖碗杯盏的精美与书画艺术的结合,锡制茶器的素雅等形成了清代雅文化发展的另一层面。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景德镇的瓷器茶具也进入了又一发展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乾隆皆好饮茶,对于上流社会饮茶风习的推动,对于促进各地名茶发展,以及推动饮茶文化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清代还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各类茶馆遍布城乡,数不胜数,蔚为壮观,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茶馆文化现象,清代的茶馆成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兼具有休闲、娱乐、会友、洽谈商务等功能,说书、唱戏大都在茶馆进行。在没有报纸、电视、广播的时代,茶馆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传播中心。清代茶馆行业的兴隆对于促进茶叶消费,推动茶业发展亦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国际茶叶市场对华茶需求剧增
   1825年十三行的茶叶贸易
   英国国家航海博物馆收藏,广州十三行街景(细部)
   虽然中国茶很早以前就已输出国外,但清代茶业曾一度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茶叶市场对华茶需求剧增。茶叶何时传到欧洲?有认为是公元九世纪由阿拉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传播至土耳其;有认为是葡萄牙最早到中国,租用澳门,首先输送茶至欧洲的;有认为是荷兰人最先把茶输送至欧洲的。从影响清代茶业兴盛角度来认识的话,应着眼于最早把茶运销西欧的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清代通史》载:“明末崇祯十三年,红茶始由荷兰转至英伦。”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林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她把红茶和茶具当作嫁妆,掀起了英国王室贵族饮中国红茶的风潮。从此以后,饮茶首先在西欧上层社会传播开来。接着由西欧、中欧传遍整个欧洲和世界其他许多地方。至此以英国饮茶成为时尚而引发的全球饮茶风尚形成。
   东印度公司
   早期国际茶叶消费的两大市场是英国和俄国,英国自1667年东印度公司第一次输送华茶开始,需求量不断猛增。在华茶输欧中我们还需重点提及英国东印度公司,它于1644年在厦门设立贸易办事处,1669年英国政府规定茶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从此,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大量输送华茶进入欧洲市场。俄国是华茶的第二大消费者,据记载1638年,俄国大使在中俄边境恰克图从蒙古商人处换得武夷茶献给沙皇,从此俄国皇室及贵族开始饮茶。输俄茶叶主要由山西晋商至闽北收茶然后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越分水关,出九江,经山西……转至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北行达恰克图(城市名,曾是中国境内的中俄通商要埠)”,而后再经西伯利亚通往欧洲腹地。据《山西外贸志》载:在这条商路上车帮、马帮、驼帮络绎不绝,蔚为大观,成为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号称“茶叶之路”(引自《清代的茶叶商路》)。在然后的几十年里国际茶市对华茶的需求更是猛增,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出口量增加好几倍,出口国家也不断增加,有英国、俄国、瑞典、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鸦片战争之后,开辟“五口通商”,在国际市场需求拉动下,华茶供不应求,中国茶叶出口的数额,逐年呈跳跃式的递进。中国茶的种植面积、产量、茶叶出口贸易迅速扩大。如安徽歙县,在其民国县志中也约略指出,“道光八年前生产无多,故须认销他县茶。厥后逐渐推种,求变为供。至光宣间,计输出者已达三万数千担” 。说明安徽歙县一带的茶叶生产,主要就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发展起来的。
   至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创华茶出口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3.41万吨。茶叶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二、清代茶业衰落原因:
   清代茶业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战乱频繁、杂税繁多、民生艰难、国际市场竞争失败等,因而茶园荒芜,茶叶生产一落千丈。从茶文化与经济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国际上红茶饮用习惯形成是清代华茶衰落的原因之一。
   华茶自1610年由荷兰人输往欧洲,红茶开始扬名。英国则是在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带去几箱武夷红茶作为嫁妆,从此喝红茶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从清代中后期开始中国各地大量生产制作红茶,中国港口茶叶输出主要以红茶为主的事实,可以说明清中后期中国茶业的迅猛发展,是由于外销红茶的大量需求导致的。1886年以后,由于锡兰、印度等国大量生产红茶,中国外销茶叶逐年减少,由此导致中国茶业的衰落。归根究底其结症仍在于国际上红茶饮用习惯的形成。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六大茶类 茶叶市场 工夫红茶 白毫银针 生产制作 全发酵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马古道虽犹在边销佳茗入万家
茶马古道虽犹在边销佳茗入万家
高血压人群适合喝什么茶呢?
高血压人群适合喝什么茶呢?
茶说在茶的世界里沉寂
茶说在茶的世界里沉寂
喝茶十三道道道是精华
喝茶十三道道道是精华
春季花草茶正当时
春季花草茶正当时
哪一道茶才是最好喝的呢
哪一道茶才是最好喝的呢
人生如茶不必太过清醒
人生如茶不必太过清醒
流年飞去定不负茶
流年飞去定不负茶
盖碗与紫砂壶泡茶泡茶实操对比
盖碗与紫砂壶泡茶泡茶实操对比
香约茶语在自然与美中丰盛生命
香约茶语在自然与美中丰盛生命
三月制茶正当时
三月制茶正当时
光阴的故事与茶同老
光阴的故事与茶同老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