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茶马互市文化的发源地

时间:2018-07-17 15:35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茶马互市,是我国唐宋至明代时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一项以茶易马的贸易制度。早在唐贞元末年,朝廷为了固边,扩充军队,急需大批马匹,用于装备骑兵和运输粮秣,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又急需大批茶叶,鉴于双方的需求互补,朝廷设立边贸市场,当时的宝鸡陇县就
 “马互市”,是我国唐宋至明代时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一项以易马的贸易制度。早在唐贞元末年,朝廷为了固边,扩充军队,急需大批马匹,用于装备骑兵和运输粮秣,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又急需大批茶叶,鉴于双方的需求互补,朝廷设立边贸市场,当时的宝鸡陇县就是茶马贸易的交易点之一,用茶叶与西北的少数民族换马,开了茶马交易之先河。《新唐书?隐逸列传?陆羽传》载:“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当时安康、汉中的山南茶的贡献就是为唐王朝换回纥马,是隐性的国防物资。 
 北宋末年,宋王朝与辽、金、西夏战事频繁,军马需求量大增,于熙宁七年(1074年)规范边关茶马交易,诉诸立法,实施“茶马法”,茶马法规定了以茶易番马的具体办法。以茶换番马的好处有三:一可发展边贸,为国家广开财源;二可买下番人的马匹,可以削番;三可提供国家军事上急需马匹,有了马可以强国固边。基于此,茶叶升格成为重要战略物资,这就有效地刺激了茶叶生产。 
 
  由于少数民族习惯饮用山南茶,加之地理毗邻运输方便,山南茶和巴蜀茶成了朝廷以茶易马的首选。熙宁七年(1074年)后,属京西路金州所辖的茶区和蜀道茶叶贸易空前繁荣。雍正《敕修陕西通志?茶马志》载:“蜀道茶场四十一,京西路金州为场六。”全陕西卖茶的边贸市场共计有332处。榷茶政策的实质是带强制性的统购统销,由国家制定价格,低价收进,高价卖出,官方牟取暴利,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又解决了军队急需的马匹。 
 
 明承宋制,不改以茶易马的国策。朱元璋认为“用茶易马,固番人心,且以强中国”。汉中茶作为间接的“国防资源”又升了级别,《茶法》90%的文字皆针对汉中茶和川茶。《明史?食货?茶法》中言道:洪武四年(1371年)“户部言:陕西汉中、金州、石泉、汉阴、平利、西乡诸县,茶园45顷,茶86万株。四川巴茶350户,茶238万株。宜定令每十株官取其一。无主茶园,令军士薅采,十取其八。以易番马”。但是“以茶易马,惟汉中、保宁”,“以汉茶为主,湖茶左之”,“如汉引不足,则补以湖引”。《明史》载:“用汉中茶300万斤,可得马30000匹”。100斤汉中茶可交换1匹回纥良马,可见当时汉中茶价之昂贵。朝廷鉴于边境烽火绵绵,敌国又善骑射,便加大了扩军备战的力度,以茶易马更见其重要,对汉茶的生产成了当务之急,逼得茶农“昼夜制茶不休,另废耕,女废织”(《西乡县志》)。为了控制茶叶的产销,朝廷立法限制私茶交易,乃至限制民间饮茶。《续文献通考?征榷考?榷茶》中云:朝廷规定“私茶出境者与关隘失察者律并凌迟处死”、“民间蓄茶不得过一月之用”。茶的产供销完全成了政府行为,全力以赴,有效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 
 
  陕西作为古代“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茶政施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民族史和边境贸易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叶 饮茶 茶园 价格 茶农 茶区 中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禅一味究竟是什么味呢?
茶禅一味究竟是什么味呢?
辨别绿色有机茶
辨别绿色有机茶
好茶叶标准之“新”“干”“匀
好茶叶标准之“新”“干”“匀
茶叶不饮用也有大用途
茶叶不饮用也有大用途
一杯茶的抗氧化功能
一杯茶的抗氧化功能
茶叶曾经的奇葩别称
茶叶曾经的奇葩别称
好的普洱熟茶应该是什么样的味
好的普洱熟茶应该是什么样的味
晚上适合喝什么茶类呢?
晚上适合喝什么茶类呢?
茶叶冬季女人喜欢的护肤品
茶叶冬季女人喜欢的护肤品
把茶水放凉了喝对我们的健康有
把茶水放凉了喝对我们的健康有
饮一杯茶入喉在胸腹氤氲开一种
饮一杯茶入喉在胸腹氤氲开一种
茶中苦涩味从何而来呢?
茶中苦涩味从何而来呢?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