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最早的生产加工集散中心在昔日的清代普洱府城。普洱建城,始于8世纪中叶唐南诏时,派苏、张、周、段等姓白族官员到此镇守,建“奉逸城”。明代时,普洱茶生意大旺,据史志载,外地迁人的“客籍”户,大多与茶叶贸易有关,民居、茶庄及其与茶叶经贸相连的马栈、铁匠、鞋匠、皮匹铺等在城外集中连片,形成新的街市。
清雍正七年(1729)设普洱府后,将其土城外墙建成砖墙,并在普洱设茶局,专办“茶引”(执照)、茶税及督办贡茶厂,选取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廷。茶局管理贡茶加工、茶叶生产和运销,每年四月为“花茶市”,交易活动10天。雍正十三年(1735),普洱茶名震京师,清政府题准征收茶捐,普洱府当年发出“茶引”(执照)三千引(三千担),秦晋、两广、四川、江西、两湘,以及石屏、腾越、下关、玉溪、通海、思茅等地茶商纷纷在普洱府署宁洱城,建立茶庄、商业会馆,对茶叶进行加工、精制、包装、运输。清道光、同治年间,宁洱城的普洱茶经贸商务活动达到高潮,城内城外,众商云集,足有300余家堂馆店铺。
据《普洱县志》载,仅茶庄就有六七十家,每年茶销量约570吨。较大的商号协太昌、同心昌、福美祥、元盛号、荣和昌、义盛昌、国金号、广兴隆等20余家,大多经营加工茶叶。其加工的普洱茶有毛尖、芽茶、小满茶、紧团茶、改造茶、团饼茶、方砖茶、牛心茶、人头团茶等。民国时期,猛景茶庄压制的心脏形紧茶也很有名,内飞中部印有中文“猛景茶庄”,中部左右方印有“猛弄”二字,椭圆形圈内飞下印有英文,上端为英文“猛景茶庄”,下端为英文“猛弄”。
民国三年(1914)9月30日,普洱道时期,征集茶品参加了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在陈列品中有“云南宁洱县糯猛景茶庄紧茶内飞993499猛景茶庄紧茶”一封。“普洱茶”因最先在普洱加工、销售、集散而得名。
(责任编辑: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