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唐代饮茶风尚

时间:2015-12-10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初盛唐时期的诗歌写到茶、饮茶的,多与僧人、寺庙有关。例如,杜甫《寄赞上人》紫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又《巳上人茅斋》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项斯《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其二劝酒客初醒,留茶僧未来。许多作品单从诗题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例如:王昌龄有《洛阳尉刘宴与府掾诸公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刘长卿有《惠福寺与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初盛唐时期的诗歌写到茶、饮茶的,多与僧人、寺庙有关。例如,杜甫《寄赞上人》“紫荆具茶茗,径路通林丘”,又《巳上人茅斋》“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项斯《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其二“劝酒客初醒,留茶僧未来”。许多作品单从诗题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特点。例如:王昌龄有《洛阳尉刘宴与府掾诸公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刘长卿有《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有《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这跟上文所说饮茶风气始于佛门浮屠为了防止参禅静修犯困瞌睡,是有因果源流关系的。其实就是陆羽的嗜茶,习惯很可能也是早年在寺院里养成的,陆羽是弃婴,由僧人收养长大。
 
   但是,中唐之后,饮茶在士大夫阶层已经蔚成风气了。邀请好友品尝新茶,饮茶叙谈、下棋,举行茶宴,都是可以入诗的生活内容。还有人把向人乞茶、携妓去茶园采茶都写入诗歌。饮茶显然已经被当作一种幸福生活的标志了。
 
   后来遭刺杀的宰相武元衡,他有一首诗写的就是一次他跟同僚们品尝新茶的事,《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赏,芳香尤异,因题四韵,兼呈陆郎中》。下边这些诗句则都反映了饮茶叙谈、茶宴、携妓采茶等情况:
 
   茶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韦应物《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
 
   茶炉依绿笋,棋局就红桃(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
 
   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鲍君徽《东亭茶楼》)。
 
   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其五)。
 
   簟凉朝睡重,梦觉茶香熟( 元稹《解秋十首》其六)。
 
   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白居易《麹生访宿》)。
 
   孟郊、姚合都是喜欢饮茶的人,他们都曾经向他人讨过茶叶。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还是托朋友向另外一个人讨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自己原先有过的好茶叶喝完了,茶叶罐都空了;“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提出请朋友代为乞讨的要求,而且表示自己亟需茶叶。可见,孟郊有饮茶的瘾。姚合有一首诗,诗题很直截了当,《乞新茶》,但是其乞茶方法十分别致,“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他是拿自己的诗换取茶农茶叶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茶叶罐  普洱  好茶  茶叶  饮茶  茶园  茶农  茶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饮茶时 选择茶点的原则与搭配
饮茶时 选择茶点的原则与搭配
“饮茶”也“分”四季,顺时饮
“饮茶”也“分”四季,顺时饮
喝茶、饮茶、品茶都有什么不同
喝茶、饮茶、品茶都有什么不同
哪款茶能成为秋季饮茶NO.1?
哪款茶能成为秋季饮茶NO.1?
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是哪
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是哪
中国饮茶文化发展的3个阶段,
中国饮茶文化发展的3个阶段,
一茶防一病,饮茶所带来的保健
一茶防一病,饮茶所带来的保健
早年东北人的饮茶习惯:一大把
早年东北人的饮茶习惯:一大把
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是什么
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是什么
常饮茶,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大
常饮茶,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大
怎样提高免疫力,常饮茶,大有
怎样提高免疫力,常饮茶,大有
为什么长期饮茶的人多偏爱浓茶
为什么长期饮茶的人多偏爱浓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