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中国茶文化发展概况

时间:2019-07-03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1.传说时期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
 
   1.传说时期
 
   唐代陆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2.形成时期:汉代~魏晋南北朝
 
   朝齐世祖下令祭品只用蔬菜、干果、茶。文人学士力纠奢华之风,恢复勤俭社会风气。以茶养廉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起源。
 
   丝绸之路使茶传播到国外:陆路、海路。该时期巴蜀之地成为中国茶叶的摇篮。西汉王褒《僮约》记载“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句反映成都一带,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茶具﹔后一句反映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这样的专门茶叶市场
 
   3.兴盛时期:唐代
 
   陆羽《茶经》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佛教兴盛,禅茶一味
 
   文成公主入藏,开辟了茶马古道
 
   茶叶种植面积大大提高,茶市交易繁荣
 
   中国茶道传向日本、高丽及东南亚各国
 
   4.鼎盛时期:宋代
 
   ①茶叶种植面积比唐扩大2~3倍,出现御茶园 和官营茶园,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②民间斗茶兴盛,技艺精湛,器具讲究。
 
   ③专业的茶师、茶学理论、文学艺术作品涌现:苏东坡、范仲淹、蔡襄、宋徽宗等著名茶人
 
   ④北方气候转寒,茶叶经济中心由长江中下游南移至闽南、闽北、岭南一带。政府设立专门的茶榷管理市场,茶商业活动更加繁荣。
 
   ⑤宋代制瓷业、手工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茶文化进步提供必要条件。
 
   5.成熟时期:明清
 
   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废团茶改为散茶,烹煮茶道发展为泡茶道。
 
   明清茶叶对外贸易加强,郑和7次下西洋,茶叶输出量大大增加。欧洲文献中最早提到中国茶的是1559年(明世宗嘉靖38年)意大利著名作家拉马司澳《中国茶》、《航海与旅行记》。16世纪荷兰、英国等国纷纷到中国贩茶。
 
   清政府高压统治使得文人儒士政治抱负和理想难以实现,转而隐居书斋,以茶雅志。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马古道  茶叶市场  中国茶道  中国茶叶  茶文化  中国茶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佛教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四大贡
佛教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四大贡
湘茶文化创意产业路在何方
湘茶文化创意产业路在何方
中日茶道大师佛头山下论茶文化
中日茶道大师佛头山下论茶文化
少说茶文化多喝茶
少说茶文化多喝茶
“湘茶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发展
“湘茶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发展
茶业“两展一节”连动传承茶文
茶业“两展一节”连动传承茶文
“黑茶文化”应定位为“傩茶文
“黑茶文化”应定位为“傩茶文
贵阳市茶文化研究会第一届会员
贵阳市茶文化研究会第一届会员
中国(包头)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中国(包头)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茶文化与陶瓷文化
茶文化与陶瓷文化
从盖碗说起—浅谈中国茶文化
从盖碗说起—浅谈中国茶文化
茶宠是一种茶文化信仰的表现
茶宠是一种茶文化信仰的表现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