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古代行茶技法流变

时间:2019-10-29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数千年的饮茶历史上﹐饮用方法是经过多次改良变革的。 茶最早是作为羹饮﹐茶叶何时成为真正的饮料﹐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但是至少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就已经作为饮料饮用。 如三国时魏国张辑(230年前后)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数千年的饮茶历史上﹐饮用方法是经过多次改良变革的。
 
   茶最早是作为羹饮﹐茶叶何时成为真正的饮料﹐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但是至少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茶叶就已经作为饮料饮用。
 
   如三国时魏国张辑(230年前后)的《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掺和之意)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已经明确指出茶叶是作为醒酒的饮料饮用的。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不悉人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或密赐茶荈以当酒。”既然是以茶代酒﹐说明当时茶已成为单纯的饮料了。
 
   从上述《广雅》记载中之“欲煮茗饮”看来﹐说明当时饮茶方法是“煮”﹐是将“采叶作饼”的饼茶﹐烤炙之后捣成粉末﹐掺和葱﹑姜﹑橘子等调料﹐再放到锅里烹煮。
 
   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唐代﹐只是更加讲究。宋代以后又有许多变化。
 
   大体说来﹐我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烹茶﹑点茶﹑泡茶以及罐装饮法等几个阶段。
 
   (-) 烹茶 (唐代)
 
   烹茶即煮茶﹐也称煎茶。
 
   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唐朝的茶叶生产过程是“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即在晴天将茶叶采下﹐先放在甑中蒸一下﹐然后将蒸软的茶叶用杵臼成茶末﹐放在铁制的模中拍压成团饼﹐将茶饼穿起来﹐进行烘焙﹐最后封存。
 
   饮用时﹐先要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去掉水份﹐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状态﹐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打﹐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茶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场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陆羽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
 
   “凡煮水一升﹐用末(茶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嗜浓者增”﹐“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前三碗味道较好﹐后两碗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饮”。
 
   上面介绍的是陆羽所提倡的在当时社会上较盛行的饮茶方法。其实在民间还保留着其它饮茶方法。
 
   《茶经?六之饮》指出﹕“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因存在不同种类的茶叶﹐其饮用方法自然也就不同。陆羽所提倡的是饼茶的饮用方法。
 
   另有一种方法是“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即是将饼茶舂成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开水冲泡﹐而不用烹煮﹐这是末茶的饮用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是“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被陆羽视为沟间废水的这种饮茶法﹐就是《广雅》所记述的荆巴地区的煮茗方法﹐从三国到唐代数百年间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这是从古代以茶作为菜羹到以茶作为单纯的饮料之间的过渡形态﹐即古代以茶为菜羹时﹐可能也是和一些作料放在一起煮﹐并且既然作为菜食﹔一定也会加盐才好下饭。后来不再做菜食﹐而是煮成茶汤作为饮料﹐但还是和一些作料一块熬煮﹐以减轻茶叶的苦涩﹐保持原有的口味。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尽管陆羽反对用葱姜橘皮等来煮茶﹐却保留加盐的作法﹐因为自古以来茶汤的味道就是带有咸味的。由于不加其它作料﹐茶的真味容易显现﹐日益为饮茶者所追求﹐到了宋代﹐就不再加盐了。
 
   (二) 点茶 (宋代)
 
   到了宋代﹐烹茶法已被淘汰﹐盛行点茶法。
 
   点茶法是在唐代痷茶法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根据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宋代的点菜主要特点是﹕
 
   “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细则茶浮﹐罗粗则未浮。”“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类似小竹刷子)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称为汤花)﹐达到茶徇睿诓涣羲?壅邽樽罴褷顟B。
 
   点茶法和唐代的烹茶法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不再将茶末放到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瓷瓶烧开水注入﹐再加以击拂﹐产生泡沫后再饮用﹐也不添加食盐﹐保持茶叶的真味。
 
   点茶法从宋代开始传入日本﹐流传至今。现在日本茶道中的抹茶道采用的就是点茶法。
 
   点茶法也是宋代斗茶时所采用的方法。斗茶实际上就是茶艺比赛﹐通常是二三人或三五知已聚在一起。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  普洱  茶叶  饮茶  茶道  冲泡  茶艺  泡茶  煮茶  茶经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2016年古域岩鼎礼品茶
2016年古域岩鼎礼品茶
2014古域领世布朗山古树熟茶
2014古域领世布朗山古树熟茶
哪种人适合喝古树普洱茶熟茶
哪种人适合喝古树普洱茶熟茶
没有这些特点又何必选择喝普洱
没有这些特点又何必选择喝普洱
喝普洱茶无苦无涩喝着不欢
喝普洱茶无苦无涩喝着不欢
说说2016麻黑古树春茶
说说2016麻黑古树春茶
聊聊2016普洱茶的价格
聊聊2016普洱茶的价格
于樟野深处寻觅那一缕茶清香
于樟野深处寻觅那一缕茶清香
熟茶等级高的料没有等级低的转
熟茶等级高的料没有等级低的转
缘入普洱茶江湖 怎能少了一把
缘入普洱茶江湖 怎能少了一把
揭秘普洱茶造假的黑幕(上)
揭秘普洱茶造假的黑幕(上)
揭秘普洱茶造假的黑幕(下)
揭秘普洱茶造假的黑幕(下)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