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茶馆的变迁
时间:2016-01-17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次
茶馆,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茶馆这个名称,直到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唐代封演在《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仓、隶,渐至京邑。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城市多开有店铺,煮
茶馆,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
茶馆这个名称,直到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六朝时期,江南
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
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
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唐代封演在《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仓、隶,渐至京邑。
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城市多开有店铺,
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已有煎茶出卖的店铺,这也是我国
茶馆出现之初的情况。
宋代
饮茶之风更盛,自京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很多茶坊。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中
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
茶馆装饰得十分讲究,据《梦粱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宋代的茶饮经营也相当灵活,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
茶点等。
宋代
茶馆多称茶坊,也有叫茶肆、茶楼的。元代时一般
茶馆叫茶房,也有叫茶坊、茶店的,明
清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
茶馆的名称,明代才出现。明代张岱在《陶庵梦忆》书中就有关于“
茶馆”的记载。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
饮茶方法的改进,明代城市里的
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
茶馆鼎盛时期。
茶馆不仅遍布城乡,其数量之多,也是
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
茶馆30多家,上海有
茶馆60多家。清代的
茶馆经营方式有所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北方多见大鼓书和评书,南方则偏重只说不唱的纯说书,即评话和讲唱兼用的弹词,一直延续到现代。
现在,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我国各地的
茶馆渐渐增多,尤其是国内的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及风景点,供游人
品茗休憩的
茶馆、茶座,更是星罗棋布。四川人喜爱在
茶馆里
饮茶的
风俗是全国出名的。成都的公园都有
茶馆,一般都设在最佳观景点,
品茗观景,其乐融融。成都还有一种比较高雅的
茶馆,名曰文化
茶园。不仅是
品茗之处,也是文化娱乐的场所。人们可以一边
喝茶一边欣赏四川清音、巴山名歌、京剧清唱等。江南,尤其是江、浙、沪一带的
茶馆、茶座也相当兴盛。目前,浙江的杭嘉湖一带,不仅城里有
茶馆、茶座,连农村集镇,甚至热闹一点的村坊也有
茶馆、茶店。我国南北各地还有一批像扬州富
春茶社、成都春兰茶社、北京老舍
茶馆等闻名国内外的
茶馆。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