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时间:2016-02-25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次
三国时代,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生煮及晒干收藏后羹饮蔬食逐渐变为饼茶。三国时期魏国张揖《广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作料调和作羹饮。张揖《广雅》的这段记载,是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有关茶的最早的加工茶叶的记载。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古代茶
三国时代,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生煮及
晒干收藏后羹饮蔬食逐渐变为
饼茶。三国时期魏国张揖《广雅》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人们将采来的
茶叶先做成饼,
晒干或
烘干,饮用时,碾末
冲泡,加作料调和作羹饮。张揖《广雅》的这段记载,是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有关茶的最早的加工
茶叶的记载。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古代
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从文献记载来说,汉以前乃至三国的茶史资料十分缺乏,我们无法确定这种
饼茶的
制作是经过怎样的处理方法,采来的
茶叶可能经蒸青或略煮软化压成饼再
晒干或
烘干亦未可知。
然而在两晋以后,随着
茶文化与我国各地社会生活和其他文化的进一步相汇融合和相互影响,文人愈来愈多地加人了
饮茶的行列,两晋时,不仅出现了《登成都楼》、孙楚《出歌》等吟及茶事诗歌,而且也出现了杜育《荈赋》一类专门描述茶的文学作品,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文人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是从
饼茶开始的。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