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从唐人煎茶发展到宋人的煎水点茶。宋人斗茶,只煎水而不煎茶,茶瓶煎水达到一定火候,再注入盏中,称为点茶。点茶之前,先要用开水将茶盏烫热,称为盏;接着要根据茶盏大小放入一定的茶末,注入沸水,调和膏油状,称为调膏。其详细程序在下面还要介绍。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从唐代煎茶向明代以后的瀹茶过渡的滥觞,只是因为其基本程序沿袭自唐代煎茶,而且更加讲究,与明代以后的崇尚天趣的冲饮相比,无论从理念上还是操作上都有很大差别,所以仍属于煎茶系统。
其次,是一般不再炙茶。蔡襄《茶录》:“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此后散茶兴起,炙茶也就成了历史的陈迹了。
再次,是茶器有所变化。主要是釜变为瓶,从而引起煎茶之法的相应变化。宋代茶具艺术更加讲究,不仅外观造型更为精致,而且质地也由陶瓷发展为金、银、玉器,日趋奢侈。如“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镂银合贮之”,“士大夫家有之,置几案间”。就实用角度而言,比较显著的变化是唐人煎茶多用鼎釜,宋人则易以茶瓶,又称汤瓶、茶吹、镣之、茶吊子。其质地“以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这样从敞口的釜变为细颈的瓶,以目辨汤的三沸之法就无法进行,“故曰候汤最难”,于是宋人就在煎水上下功夫,探索第二种标准即辨声。罗大经《鹤林玉露》中首先记载李南金提出“当以声辨一沸、二沸、三沸之节”,即“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然后罗大经又对其说法加以补正,“瀹茶之法,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而茶味甘,老则过苦矣。若声如松风、涧水而遽瀹,岂不过于老而苦哉?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而瀹之,然后汤适中而茶味甘”。他也有一诗为证:“松风雨到来初,急引铜瓶离竹炉。但得声闻俱寂后,一瓯春雪胜醍醐。”
最后,宋人对饮茶加佐料的看法也有不同。唐人多用盐姜,宋人对于饮用讲究的上等茶,主张用纯茶,反对加入辛辣佐料。《东坡志林》中说:“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辄大笑之。”同时又补充说道:“茶之中等者用姜煎,信可也,盐则不可。”黄庭坚《煎茶赋》亦言茶中加盐是“勾贼破家,滑窃走水”,结果是汤花不能凝结,完全破坏了茶味。然而,“风土嗜好,各有不同”。苏轼诗中也写道:“又不见,北方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老幼妻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可见民间饮茶中仍有饮茶加入佐料的习俗,甚至“鸡苏胡麻煮同吃”,不像士大夫那么讲究。
(责任编辑: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