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在发现茶树的早期,最先是把野生茶树上嫩绿的叶子当作新鲜“蔬菜”或“食物”来嚼吃的,或是纯粹当作蔬菜,或是配以必要的佐料一起食用的,这是我们祖先利用茶叶最早、最原始的方式1。我们把这一阶段称之为“吃茶”阶段。这一时期人类还没有发明火种,也尚未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根据陆羽《茶经》和有关史料的记述或推论,大约到了神农尝百草发现茶叶可日解七十二毒前后,我们的祖先在“吃茶”和劳动生活过程中,发现了茶叶具有解渴、消食、提神、解毒等保健与治病功能,于是对茶的认识和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茶的利用逐步由“嚼吃”转为“调煮”,即采摘野生茶树鲜叶加以姜、葱、橘子等调味品与谷物等一起煮成羹或粥来“喝用”,或是出于保健治病的需要将茶叶熬成汁液服用,这也叫做“喝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茶叶往往与谷物等其他食物或佐料一起调煮,因此其主流的饮用方法是以“羹饮”、“粥饮”为代表的“调饮法”。也即所谓的“粥茶法”。到秦汉时期。这种羹饮和粥饮的喝茶方式已经非常盛行。尽管早在春秋战国时周武王之弟、鲁国的周公和宰相晏婴已经懂得把茶汤与饭食分开饮用(将茶渣和调味剂的残渣过滤后“汤饮”),但当时社会上茶叶饮用方法的主流仍然是以“茶饭同吃”的“粥茶法”为主、作为治病保健“药汤”用的“清饮法”为辅。到三国时期,最原始的采用野生茶树鲜叶调煮茶羹或茶粥的“粥茶法”已经被逐步摒弃。
人们开始由直接利用茶鲜叶煮制茶羹、茶粥。改为先把茶鲜叶炙制成干茶饼,再将之捣碎成茶末用于煮制茶汤、茶羹或茶粥“喝用”。但这一时期茶的饮用以添加调味剂的“羹饮”为主。据三国魏张辑的《广雅》有关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其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芎之。”这就是说,当时的饮茶方法已经从直接用茶鲜叶煮作羹(粥)饮,开始转向先将制好的饼茶炙成“色赤”,再捣碎成茶末“置于瓷器中”烧水煎煮,加上葱、姜、橘皮作佐料,调煮成“茶羹”,供人饮用。根据现有史料记载。这种以“羹饮”和“粥饮”为代表的“喝茶”方法。一直流行到魏晋初期或此之前。历时约3000年之久。
(责任编辑: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