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洗茶的来源介绍

时间:2019-08-14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孔子《论语乡党》篇中提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i,音易)而餲(ai,音爱,饐与餲同义,都指 食物腐败变味,但餲的程度更重),鱼馁(nei,音内,鱼腐烂为馁,肉腐烂为败)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意指烹饪火候失当),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
 
    孔子《论语乡党》篇中提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i,音‘易’)而餲(ai,音‘爱’,饐与餲同义,都指 食物腐败变味,但餲的程度更重),鱼馁(nei,音‘内’,鱼腐烂为馁,肉腐烂为败)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意指烹饪火候失当),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此段文字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饮食文化思想和审美情趣,其主要内涵有两层:一是饮食要讲卫生,这是减少疾病、增进健康的重要措施;二是饮食制作时应讲究选料、加工和烹调方法,不可粗制滥造。沏泡所含有的“洗茶”之程序,正是这种饮食文化在茶饮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洗茶一可以去除中茶叶中可能夹杂的灰尘等不利身体健康的杂质,二可以通过“醒茶润茶”迅速将茶汤品质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使饮茶人更快、更好地品饮到最佳口味的茶汤
 
    洗茶之礼源自唐宋,然因各朝制茶方法不同,饮茶习俗有异,洗茶之表现方式亦有所不同。唐宋之时,茶叶加工时是先将鲜叶蒸熟后捣碎,将碎茶制成团茶后再供烹煎饮用,而明代以后,制茶方法发生重大变革,由蒸青团茶变为烘炒制散茶茶叶不再蒸熟捣碎,而是整叶烘炒,饮用时不用煎茶,而改用热水沏泡。相应地,饮茶礼仪及其表现形式都随之有一定的变化,洗茶亦如是。
 
    唐时洗茶未成为一道专门的程序,洗茶主要表现为烹茶时去掉第一煮时的水沫,以其味不正,影响后面的饮用,陆羽《茶经五之煮》中有:“第一煮水沸,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之说。后世则将洗茶单独列为煎茶的一个重要环节,明代《茶谱》(钱椿年编,顾元庆(1487~1565)删校)对前朝及当时有关茶之制造和品饮的方法进行了总结。《茶谱煎茶四要》载:“一、择水;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污垢、冷气,烹之则美;三、候汤……;四、择品……。”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习俗  茶叶  饮茶  炒制  泡茶  茶经  洗茶  醒茶  茶人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浅谈洗茶、润茶与醒茶
浅谈洗茶、润茶与醒茶
洗茶、润茶与醒茶有些什么不同
洗茶、润茶与醒茶有些什么不同
喝绿茶信阳毛尖需不需要洗茶
喝绿茶信阳毛尖需不需要洗茶
洗茶之礼古已有之
洗茶之礼古已有之
普洱茶冲泡时怎样正确地洗茶
普洱茶冲泡时怎样正确地洗茶
原来古代人就已经懂得洗茶了
原来古代人就已经懂得洗茶了
洗茶你知道要注意什么吗
洗茶你知道要注意什么吗
洗茶、润茶与醒茶这三者你分清
洗茶、润茶与醒茶这三者你分清
泡制花茶是否需要洗茶
泡制花茶是否需要洗茶
也说普洱茶冲泡的洗茶
也说普洱茶冲泡的洗茶
为什么要洗茶:为去浮尘更为了
为什么要洗茶:为去浮尘更为了
普洱茶冲泡应该洗茶吗
普洱茶冲泡应该洗茶吗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