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商周两朝的茶文化

时间:2019-08-24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商周两朝的茶文化历史介绍如下: 1、最初、原始人将茶作为蔬菜来食用,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以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茶叶的苦中有甜,苦后回甘,令人回
 
    商周两朝的文化历史介绍如下:
   
    1、最初、原始人将茶作为蔬菜来食用,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以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茶叶的苦中有甜,苦后回甘,令人回味,广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贵族的喜爱。此时,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优良品种进贡中央朝廷。
 
  2、在商朝以前,人们视茶为珍物,被用作祭品。在商朝以后,即在公元1135 年的周朝,茶就发展成为了贡品,在东晋·常 璩《华阳国志·巴志》中对茶事的记录到“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可见,在周朝就有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至今的春节、早敬:一敬天公、二敬土地公、三敬灶君公、四敬祖公仍离不开茶品。在商朝以后,即在公元1135年的周朝,茶就发展成为贡品。依据为:东晋璩的《华阳国志·巴志》对茶事的记录,在距今3000多年前周武王伐纣,四川的民从用茶叶献给武王。
 
  4、《诗经》是春秋战国时的史诗,有许多诗句提到茶,如“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米荼薪樗,食我农夫”等。中国最古的辞书〈尔雅〉也涉及苦荼。古籍〈周礼地方篇〉记载当时设有掌管茶事的官员。
 
  5、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距今2200年前文物中,用丝织的画轴上有仕女献茶的记录。茶的发现和利用,并非一开始就懂得泡制饮用,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才在不断改 进的过程中形成的,茶最先的饮用方法是生煮羡饮。然后再步入晒干收藏)煮饮。
 
  6、生煮羡饮是茶叶的最先利用。茶饮是从周朝开始,为什么说从周朝开始呢?如秦汉期间出现的周公旦撰的〈尔雅·释木〉一书中记载:“ 苦茶”。郭璞为此作注:树木如桅子,冬生叶,要煮作羡饮。
 
  7、对此,唐代陆羽《茶经》也说到: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这明确说明茶在周朝已经开始作为饮品。生煮羡饮方法,对茶的饮用来说简单点。但当时烹调技艺日成熟,烹调理论初步形成,茶饮也经过一些改革。在煮饮调配理论上,既有强调调味与时令,又注重调味与火候,既强调主次搭配,又注重选料与刀功,提出:“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等一整套理论方法,成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笔遗产,为中国茶艺技术提供了理论根据,同时也为中国茶艺文化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艺文化  茶文化  中国茶  收藏  茶叶  茶园  茶艺  茶经  历史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煎茶文化为什么在日本流行
煎茶文化为什么在日本流行
如何看透茶文化拍卖市场
如何看透茶文化拍卖市场
茶文化的起源“茶融天、地、人
茶文化的起源“茶融天、地、人
“一带一路”上的茶文化
“一带一路”上的茶文化
茶宠是一种茶文化的信仰
茶宠是一种茶文化的信仰
广东茶文化的代表:潮州工夫茶
广东茶文化的代表:潮州工夫茶
茶文化里的妙趣——“茶”与“
茶文化里的妙趣——“茶”与“
唐人后宫的茶文化沙龙
唐人后宫的茶文化沙龙
茶文化与中医药之间密切的关系
茶文化与中医药之间密切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的“静”与“和”
中国茶文化的“静”与“和”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脉络
揭示普茶文化中的伪劣品
揭示普茶文化中的伪劣品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