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巴蜀地区茶文化的历史

时间:2019-08-24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巴蜀地区茶文化的历史介绍如下: 1、巴蜀产茶历史悠久,并且在先秦时期就以地方特产的名义将茶作为贡品。 2、但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的王褒《僮约》中,才见诸记载。 3、《僮约》中有脍鱼鳖,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的内容。前一
 
    巴蜀地区文化历史介绍如下:
  
    1、巴蜀产茶历史悠久,并且在先秦时期就以地方特产的名义将茶作为贡品。
 
  2、但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的王褒《僮约》中,才见诸记载。
 
  3、《僮约》中有“脍鱼鳖,烹荼尽具”、“武阳买荼,杨氏担荷”的内容。前一句反映了成都一带,在西汉时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豪家里,还出现了专门的饮茶器具。后面的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一定的茶叶市场
 
  4、三国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用葱姜芼之”。
 
  5、反映出巴蜀地区特殊的制茶方法和饮茶方式
 
  6、汉魏以后,巴蜀的茶业进一步发展,种茶和饮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7、西晋张载的《成都楼》诗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名句,说明茶在当时的地位,已居所有饮料之冠,而且茶的声誉也越来越大,饮茶之风向全国各地蔓延。
 
  8、秦汉至西晋时期,既是巴蜀茶业昌盛的时期,也是中国茶业由巴蜀走向全国和茶业重心开始东移的重要阶段。
 
  9、由于巴蜀茶叶种植和生产技术的广泛传播,茶叶生产和茶饮在神州迅速普及,各种茶事和茶叶美学内涵也引起了当时文学家的注意,于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少的反映。
 
  10、如《世说新语》、《神异记》、《异苑》中有关茶的描述,还有如左思的《娇女诗》,杜育的《荈赋》,杨之的《洛阳伽蓝记》等都从各个方面对茶饮、茶事进行了描述,从而提高了茶饮在文化上的品位。
 
  11、1949年前,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人,还停留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
 
  12、当时,他们有“泡黄芹、亚格达的叶子为饮料”的习惯。鄂伦春人能够利用当地的黄芹和亚格达叶子来作饮料,那么,为什么巴人、蜀人和我国南方有进行茶树分布的其他族人不能在史前就发明以茶为饮呢?这也就是说,中国上古关于“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的论点,不但有传说记载,而且也有民族志材料的较好印证。
 
  13、说明巴蜀茶业的开始是早的,只可惜见诸文字记载的时间较迟,直到西汉末年的王褒《僮约》中才有记述。能予佐证的有关先秦巴蜀的茶事资料,一是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所说:“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荼、蜜……皆纳贡之。”二是明代杨慎在《郡国外夷考》中所提:“《汉志》葭,蜀郡名。
 
  14、萌音芒,方言,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叶市场  饮茶方式  茶文化  中国茶  茶树  茶叶  饮茶  历史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里蕴涵茶文化
紫砂壶里蕴涵茶文化
印度留学生参观河北茶文化博览
印度留学生参观河北茶文化博览
你或许不知道唐代茶文化竟是这
你或许不知道唐代茶文化竟是这
好茶书推荐—《茶文化与茶健康
好茶书推荐—《茶文化与茶健康
大理云南古代茶文化的整合之地
大理云南古代茶文化的整合之地
三国两晋茶文化盛行
三国两晋茶文化盛行
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力量
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力量
系列茶文化活动预热重庆茶博会
系列茶文化活动预热重庆茶博会
“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
“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
四部纪录片领略茶文化的传承与
四部纪录片领略茶文化的传承与
人人都说茶文化
人人都说茶文化
遗失的中国抹茶文化
遗失的中国抹茶文化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