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茶饮最大的变化,是由单一的绿茶改变为红茶、乌龙茶与普洱茶等并存 的局面。本章探讨了红茶、乌龙茶与普洱茶发展的历史与特点,分析了它们各自 的保健作用。清代民间代茶饮品蓬勃发展。所以本章中详细列举了数十种新的代 茶保健饮品,介绍其产地、特点与不同的作用等。又设专节讨论了 “药露”在清 代的发展,其中列举了 20多种药露的名目、制作法与保健功能。
以上分阶段研究了古代的保健“茶汤”,最后的结论是:
①先秦时期。先民们最早关注的是水质安全,寻求并保护味正洁净的饮用水 源,被动地防护不良水饮对人体的伤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主动“调水养性”。 其时最简单的保健饮品为由“浆人”负责制作的“六饮”,即将水与谷物制作(发 酵或不发酵)成的不同名目的饮品,用于解渴与养生
②汉魏六朝:现有秦汉以前的文献并无茶饮记载。西汉初才出现药用“荈诧” (茶〉,西汉后期茶叶由药入饮。三国、两晋时逐渐认识到茶的“醒酒,令人不眠”功效,及其形态、产地、烹茶法(茶羹或粥)等。六朝末期,茶成为祭祀、 待客的饮品。与此同时出现了多种非茶植物性饮品。
③唐及五代:《唐本草》“彡…首次将茶立条。唐代中期禅教兴盛与传播导 致茶需求旺盛,全国饮茶成风。陆羽首撰《茶经》,促使饮茶保健向品茶寻趣发 展,茶道大行,促进了茶马交易。与此同时出现了代茶饮品、解暑冷饮等。人们 更关注寻找类茶物(“茶之别”)与代茶品。
④宋代:受社会好香药的影响,宋代以香入茶、以茶入药、茶药混用现象严 重。用甘香药材做成的“汤”,用于日常保健及待客,已形成习俗。宋代保健饮 品盛行,分化成茶、汤两大系列。保健“汤”系列还包括“熟水”等类型的饮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