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享用的“贡茶”一词大有来头。
史料记载,
此词来源于伐纣成功的周武王。
3000多年前,
茶叶在皇帝面前就有了响当当的地位和身份。
皇帝们都爱拿茶叶陪葬,这是真的吗?
新闻链接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第五子,母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西汉第六位皇帝。
汉景帝可能是用茶陪葬的第一位,但绝对不是唯一一位对茶痴迷到如此程度的中国古代皇帝。
唐僖宗—最奢华的茶器拥有者
1987年,埋藏于法门寺地下千余年的一套唐代皇室宫廷使用的金、银、玻璃、秘色瓷等烹、饮茶器重见天日。为唐僖宗向法门寺提供的供养物。
这是一套世界惟一的珍宝,是公元873年末封藏的,陆羽离世之后69年封藏的。
这批茶器以它本身明确的錾文和出土《物账牌》,已成为我国茶文化考古上最齐全的一次茶器发现。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皇家茶器具表现了陆羽茶道发展到晚唐时期在形式上的变化。
这些茶器可分为贮茶器、炙茶器、取量器、贮盐器、取水器、点茶器、卫生用具和茶点容器。
宋徽宗赵佶—最具强调最文艺
你见过“四爷”版的“宋徽宗”吗?
《大观茶论》就内容而言,从烹茶的水、具、火到色、香、味,以及点茶之法,藏焙之要,无所不及,有的至今尚有借鉴和研究价值。
《大观茶论》写到茶“可谓盛世之清尚也”,由于皇帝对茶这样的热衷,也促进了宋代茶风的盛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会图》画充分表现徽宗院画精致明净的风格。宋徽宗与宠臣蔡京也在画上留下题跋,以此作为帝王统治下人才云集的政治气象。此图为《文会图》局部。
除却皇帝的头衔,赵佶一定是文艺界里段位最高让人仰视的大神。
这位“爱茶帝”不但爱茶、斗茶,还把茶元素融进了他的“瘦金书”和以工细彩墨为主、自成一体的“院体”绘画中,这在对茶刻画的细致入微的《文会图》中就可见一斑。
皇帝爱茶、热衷艺术并不为过。只可惜,丢了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就不太好了。
南宋刘松年的《撵茶图》整个画面布局闲雅,用笔生动,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雅士茶会的风雅之情和高洁志趣,是宋代点茶场景的真实写照。
乾隆帝—最忙最接地气儿
无论是同宋徽宗、康熙帝等帝王相比,还是同陆羽、蔡襄等茶人相比,这位扬言“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嗜茶轶闻趣事都要精彩许多。
图为《乾隆雪景行乐图》局部,描绘的就是某个冬天乾隆在长春园狮子林,收集雪水烹茶行乐的场景。此为收集雪水的场景。
这些名茶至今名声响亮,香播遐迩,而且今人还每每端出乾隆故事,以助畅销。
还有被乾隆皇帝御题的茶诗,御定的“天下第一泉”、“第二泉”等等。
烹茶场景中画面最上有一内侍手捧漆制茶盘,上有青花盖碗,正欲给乾隆皇帝献茶。
博学多才的康熙大帝,在位期间办了两次1000多人规模的“千叟宴”,赐予上等茶叶和茶器。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皇帝酷爱茶叶,这是真的。至于哪几位皇帝拿来陪葬,这点还需要考古学家发掘研究再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