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浅谈佛教对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贡献

时间:2018-07-2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院经济也有了突出的发展,其中茶叶是重要的内容。我国茶叶的兴盛时期是唐朝,在佛教的禅宗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院经济也有了突出的发展,其中是重要的内容。我国茶叶的兴盛时期是唐朝,在佛教的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盛起来的,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

       在我国的唐宋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特别是在南方寺庙,几乎出现了庙庙种茶,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即“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有助佛规,这也许是佛教倡茶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在魏晋甚至更早的时候,茶叶就已成为我国僧道修行修炼时常用的饮料了。如:陆羽在《茶经》中多次引述了两晋和南朝时僧道饮用茶叶的史料。其中引录的《释道该说续名人传》称:“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又摘引的《宋录》称:“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这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僧道已有尚茶之风。

       我国寺庙不仅重视茶叶,而且也是生产、宣传、和研究茶叶的中心。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品质。因为寺庙都有一定的田产,和尚不参加劳动,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的采造、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来宣传茶叶文化,所以,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叶  饮茶  茶经  中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2015第十五届湖南茶业茶文化博
2015第十五届湖南茶业茶文化博
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调研乐清
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调研乐清
贵州安顺投资800万元建多功能
贵州安顺投资800万元建多功能
茶文化与茶具的关系
茶文化与茶具的关系
湖北宜昌一位90后小伙为传承茶
湖北宜昌一位90后小伙为传承茶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平武绿茶文化节在平武开幕
平武绿茶文化节在平武开幕
绿茶文化周重庆站圆满落幕
绿茶文化周重庆站圆满落幕
宽窄巷子茶文化周开幕
宽窄巷子茶文化周开幕
紫砂和茶文化产业园项目签约仪
紫砂和茶文化产业园项目签约仪
白山社区开展茶文化知识讲座活
白山社区开展茶文化知识讲座活
茶文化的千年历史变迁
茶文化的千年历史变迁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