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滇西茶马古道第一镇——鲁史

时间:2018-06-11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鲁史位于凤庆县东北部,澜沧江与黑惠江中间,素有“夹江”之称。历史上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乃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被称为“茶马古道第一镇”。
鲁史位于凤庆县东北部,澜沧江与黑惠江中间,素有“夹江”之称。历史上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乃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被称为“马古道第一镇”。
 
青石板上的马蹄,镌刻着一串串驮茶马帮的铃声,岁月的风雨斟满蹄印,任何一位游人,都能在马蹄踏出的杯盏里品到普洱茶的诱人清芬。
 
普洱茶从6大茶山普洱府聚集,在那里完成交易,再通过思茅临沧,路就分成了两股,一股是从临沧的云县经南涧到大理,高高的无量山虽然盘旋着细细的山路,大马帮走起来却很费力,于是另一条大路便在商人的脚下形成,那就是从当时顺宁府(今凤庆县)通过澜沧江上的青龙桥到达澜沧江以北地区,而鲁史是这条道上的饮息处。
 
据《鲁史镇志》记载,鲁史镇于明万历25年(1597年)设巡检司,辟为街场。清乾隆26年(1716年),澜沧江青龙桥建成,商旅与日俱增,鲁史也随之成为顺宁、云州、缅宁、耿马、镇康乃至缅甸、通往蒙化(巍山)、下关、省城昆明以及中原地区的重要住宿驿站和丝绸驿道。即便时光之水流淌到今天,仍能从历经沧桑的四合院建筑样式;已经磨得光亮滑溜又有些残缺的石板街,寻常人家的土木结构的老屋和木雕的旧窗棂,依稀能听到历史的回音。
 
鲁史古镇,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38米,总面积为43万平方米。青龙桥是澜沧江3大古桥中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唯一铁索桥。鲁史古镇门市林立,商号增加。绸缎、洋纱、棉布、盐巴等内地的产品和本地的茶叶、核桃、木耳等土特产品以此作交易的集散地。当地人把内地物资运往边疆;内地人到凤庆赶春茶会,购买茶叶后从鲁史返回故乡。昆明、大理一带茶商又将凤庆的茶叶贩卖到丽江、迪庆、西藏等地,鲁史作为茶出凤庆运向各地,同时各地的文化又通过鲁史向滇西深处发散。
 
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并开设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现在鲁史镇的金鸡村尚遗留有百珠连片的古茶树野生群落。古平村海拔2400米左右的山野上,生长着3000多株野生茶树。据初步统计,凤庆野生古茶树群落现有5800亩,生长在海拔2170米香竹箐山坡上的香竹箐古茶树,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栽培型最粗壮、最古老的大茶树。树粗5.82米,树干直径1085米,树型乔木,树姿开张,树幅7×8米,经中国农业博物馆专家初步鉴定,树龄高达3256年。
 
鲁史镇以四方街为中心点,和四方街连接的横街是鲁史古镇的主要街道。形成“三街七巷”的格局。走进鲁史的大街小巷,深深感受到古文化的印迹。这里四合院的营造很有特色。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茶马古道  普洱茶  普洱府  栽培型  野生茶  无量山  普洱  茶树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开封普洱茶友 茶马古道寻普洱
开封普洱茶友 茶马古道寻普洱
茶马古道上的昌宁
茶马古道上的昌宁
茶马古道上秘密的入口右甸
茶马古道上秘密的入口右甸
成都将打造茶马古道第一村
成都将打造茶马古道第一村
茶马古道源头思茅普洱
茶马古道源头思茅普洱
西藏太昭古城重现茶马古道
西藏太昭古城重现茶马古道
斑鸠坡茶马古道
斑鸠坡茶马古道
京西古道比肩茶马古道
京西古道比肩茶马古道
沿盐茶马古道话海原
沿盐茶马古道话海原
泸定桥西岸将现茶马古道
泸定桥西岸将现茶马古道
侨乡-新茶马古道
侨乡-新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外销之路
茶马古道 外销之路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