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隋唐时期的茶饮发展是史上重要的时期

时间:2016-07-28来源:互联网 作者:郭小明浏览:
隋唐时期社会逐渐走向繁荣,百业俱兴,起源于三国时期的茶宴、茶会等多种形式的饮茶活动也开始流行,茶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诗仙酒仙李白也是位品茗仙客,他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的诗中云: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著名茶家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更是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茶饮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隋唐时期社会逐渐走向繁荣,百业俱兴,起源于三国时期的茶宴、茶会等多种形式的饮茶活动也开始流行,茶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诗仙酒仙李白也是位品茗仙客,他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的诗中云:“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著名茶家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更是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茶饮的神妙:“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近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饮
唐朝是茶饮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业著作,这就是茶圣陆羽的《茶经》。该书成书于公元758年左右,书中对茶的起源、名称、品质、种植、栽培、加工制作品茶用具、水质饮茶习俗等有关茶艺的知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结,至此茶学成为了一门专门的技艺和科学,这对全世界茶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书中陆羽还特别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
在唐朝还开始了一项科学创举,将单纯的茶与其它药用原料结合应用,这无疑扩大了茶饮的使用范围,也增强了茶饮的医疗保健功能,因此唐朝又被称为是药茶的萌芽时期。唐代著名医药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详述了药茶的制作、饮用和适应症,开创了药茶制作的先河。唐朝对纯茶叶饮料的保健作用的研究更加深入,医家陈藏器精辟地总结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能“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肯定地说:茶“令人有力、悦志。”孙氏的弟子孟诜是我国第一位食疗专家,他在其所著的《食疗本草》中介绍了茶能治“腰痛难转”、“热毒下痢”。大诗人白居易深有感受地讲到:“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大书法家颜真卿则赞扬茶饮“流华净肌骨”。
在唐朝我国的茶饮开始向日本、印尼、俄罗斯、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等国家传播,推动了中外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习俗  加工制作  普洱茶  普洱  原料  茶叶  饮茶  水质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喝热茶的好处
喝热茶的好处
爱茶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爱茶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喝藏茶可抗高原反应
喝藏茶可抗高原反应
任光阴荏苒 如一壶清茶
任光阴荏苒 如一壶清茶
飞鸟与还 茶云间
飞鸟与还 茶云间
喝藏茶预防腔溃疡
喝藏茶预防腔溃疡
 茶的释放 浓淡复返
茶的释放 浓淡复返
这五类人适合多喝黑茶
这五类人适合多喝黑茶
炎炎夏日静坐花间 饮茶刚好
炎炎夏日静坐花间 饮茶刚好
茶友共话茶(二)
茶友共话茶(二)
喝茶养生也要分年龄段
喝茶养生也要分年龄段
设一茶室与茶对话
设一茶室与茶对话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