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明清时期我国茶文化简介

时间:2018-08-09来源:网络 作者:文哥浏览:
在明清时期,我国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

    在明清时期,我国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中国茶道  中国茶  各茶类  茶叶  饮茶  茶具  茶道  品茶  泡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紫砂壶里蕴涵茶文化
紫砂壶里蕴涵茶文化
印度留学生参观河北茶文化博览
印度留学生参观河北茶文化博览
你或许不知道唐代茶文化竟是这
你或许不知道唐代茶文化竟是这
好茶书推荐—《茶文化与茶健康
好茶书推荐—《茶文化与茶健康
大理云南古代茶文化的整合之地
大理云南古代茶文化的整合之地
三国两晋茶文化盛行
三国两晋茶文化盛行
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力量
茶文化显示了一种永恒的力量
系列茶文化活动预热重庆茶博会
系列茶文化活动预热重庆茶博会
“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
“中国茶乡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
四部纪录片领略茶文化的传承与
四部纪录片领略茶文化的传承与
人人都说茶文化
人人都说茶文化
遗失的中国抹茶文化
遗失的中国抹茶文化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