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茶:被引爆的流行(下)

时间:2016-08-29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茶小仙浏览:
贸易改变生活 凯瑟琳王后对茶的兴趣很快就广为人知。为投其所好,1664年,东印度公司的船只从东方归国时,没有向喜欢珍奇植物的查理二世贡献珍鸟异兽及其他珍品,而是献上了若干装在银盒里的肉桂油和优质茶,这些东西在宫廷大受欢迎,后来茶便被大量列入贡品名单(角山荣《茶的世界史》)。查理二世对于东印度公司的礼物也非常满意,重
<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32854.html' target='_blank'>普洱<u><a href='http://www.puer10000.com/puerzhishi/100997.html' target='_blank'>茶</a></u></a></u>
贸易改变生活
凯瑟琳王后对茶的兴趣很快就广为人知。为投其所好,1664年,东印度公司的船只从东方归国时,没有向喜欢珍奇植物的查理二世贡献珍鸟异兽及其他珍品,而是献上了若干装在银盒里的肉桂油和优质茶,这些东西在宫廷大受欢迎,后来茶便被大量列入贡品名单(角山荣《茶的世界史》)。查理二世对于东印度公司的礼物也非常满意,重新批准了王室特许状,并给予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新权利。同一年(一说1667年),东印度公司下了第一笔茶叶订单——在爪哇订购了“一百磅上好的茶叶”。
 
1692年,查理二世去世的第七年,凯瑟琳王后离开了英国,回到她的家乡里斯本安度晚年。婚后的许多年里,凯瑟琳都没能为英国王室留下一个子嗣,但她带来的饮茶习惯,却被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效仿。光荣革命时,被英国人从荷兰请来的玛丽女王及其后的继任者安妮女王,也都痴恋泡茶时所蒸腾起的香雾,深深地拥护着那种东方的情调。
当初,凯瑟琳公主带到英国的嫁妆里,还包括丹吉尔和孟买两块殖民地。而当英国试图控制茶叶贸易的时候,这样一份礼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668年,国王将孟买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权利全部交给了东印度公司,这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立足奠定了基础,并直接地参与到包括茶叶在内的奢侈品贸易中来。第二年,东印度公司便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一项长久的事业从此开始了。
 
为了满足上流社会喝茶的时尚生活,东印度公司不辞艰辛地贩运起茶叶。在最初的几年里,东印度公司每年进口到英国的茶叶还保持在三位数,到了1690年,进口量已经猛增到近四万磅。尽管如此,但对于大众来说,茶依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在17世纪中叶,茶叶的零售价为每磅大约三英镑,到17世纪末,零售价格每磅依然接近一英镑,这可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六周的收入。高昂的身价,使得茶在英国出售半个多世纪后,还只是仅供富人享受的味道。
 
为了满足整个英国对于奢侈生活的向往,东印度公司开始在东方更加大胆地收购茶叶。当然,茶叶的优渥利润,才是他们不畏风浪、远渡重洋的最大动力。资料记载,1699年东印度公司进口每磅茶叶的费用为二先令四便士,但伦敦市场上的售价却高达十四先令八便士。正是由于茶叶贸易带来的高额利润,使得英国茶叶的需求量在进入18世纪后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1721年,英国进口茶叶一百二十万余磅,到了1750年,茶叶的进口量已经达到了二百三十万余磅。
 
随着茶叶大量地进入英国,价格下降,1840年以后,喝茶的习惯已在中产阶层中流行开来,而且还有着不断往下层蔓延的趋势。茶的流行,使英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饮食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16世纪后半叶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早餐是三片牛肉,而到了18世纪初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以黄油面包和喝茶为早餐的习惯。
1711年,文艺评论家艾迪生说:“生活有规律的家庭,每日早餐都是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吃黄油面包、喝茶。”而衍生于贵妇人之间的下午茶风俗,也开始盛行于饭店和百货公司之间。当下午茶时钟敲响时,忙碌的中产阶级都放下手中的工作,享受悠闲。正如一首民谣所唱的:“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
 
茶也有反对者
茶叶正在入侵人们的餐桌,改变人们的饮食习俗,英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到了这种东方饮品的极大冲击。当18世纪中叶,茶叶向着英国更广阔的人群普及的时候,全国上下关于茶的争论也达到了高潮。
茶是一种奢侈品,也是一种药品,甚至瘾品,在刺激神经、使人兴奋这一点上,它与咖啡、可可等具有相似的性质。因而,在健康的角度,茶始终令一些人不放心。1730年,苏格兰医生托马斯·肖特博士发表了《关于茶的论考》,文中强烈地反对盲目信赖茶的功效,并指责茶是使人患忧郁症及其他不快症的有害饮料。
更主要的反对声音,乃是出于某种宗教的主张。奢侈一方面本身是错误的,同时又是其他更大灾难的根源。在英国这样一个新教国家,如果沉迷于东方的奢侈浮华的享乐,那完全是对新教伦理极大的背弃,它污染了清教徒简单、实在、圣洁的修行,更会挫败新生资本主义进取的锐气。因而,在新教势力的影响下,茶在精神与道德层面的有害性被夸张地放大了。
 
1748年12月10日,卫理公会的创始人约翰·卫斯理,在《致友人关于茶的信》中谈到茶的害处,讲述了他亲身的经验:“回想起来,那是在牛津住了几个月以后的事情,所以有将近二十九年了。令人吃惊的是当时得了中风症,特别是早饭后手颤,至为困扰。当我取消了早饭饮茶时,不可思议的是手不颤了。为同种症状而困扰的人喝茶时少放茶叶多放奶油和砂糖,颤抖的症状也消失了。”后来,他来到伦敦,发现很多人都患有同样的病症,“身体整个垮下来”。1746年7月6日,卫斯理号召他的信众们尽早戒掉饮茶的习惯,但他曾两次宣布戒茶,最终也没有戒掉。从清教徒的禁欲精神和博爱主义立场来看,茶是奢侈品,所以喝茶不好。如果有钱喝茶,还不如把喝茶的钱用于慈善事业。
1707年,苏格兰被英格兰吞并,政治上、经济上被迫从属于英格兰,国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因此强烈反对饮茶。十八世纪三四十年代饮茶之风传向各个阶层时,苏格兰展开了旨在清除“茶的威胁”的轰轰烈烈的国民运动。
 
终成国饮
18世纪后半叶,英国的茶叶进口量继续猛增。资料显示,1750年时,英国茶叶进口量为二百三十万余磅,到1764年已经增长到了五百六十万余磅,数量翻了一倍有余,1774年,进口量已是1750年的三倍。茶叶成为东印度公司在中国购买的最主要商品。据资料统计,在最高的年份,茶叶占了东印度公司自华输出商品总量的91.9%,最低也有55.1%,这个阶段年平均占了总输出量的78.84%。
东印度公司的大量贩运,全民走私,加上1784年英国政府因为粮食涨价造成啤酒紧缺而降低茶税,茶已替代啤酒成为中下层社会的经济型饮料,到18世纪末,饮茶已经在整个社会普及。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在英国,喝红茶几乎普及到一般民众……即使是贫穷百姓也和富裕人士一样,一天喝两次茶。”
 
随着茶叶价格的大幅下降,有关饮茶奢侈纵乐、腐化身心的指责也失去了意义。而随着工业革命开始后,茶的普及正好适应了工人们的需要。在工业化初期,矿物能源和机器的作用远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工人的体力劳动在工厂或矿山生产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作极为繁重。只有让工人集中精力且保持充沛的体力,才能提高产量,保证安全。这时就需要一种提神解乏、价廉物美的食品,茶叶加面包恰恰符合这一需要。1795年,戴维斯则在《农工状况考察》中说:“在恶劣的天气与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啤酒昂贵,牛奶也喝不起,唯一能为他们软化干面包得以下咽的就是茶。茶是他们迫不得已的饮料。”《绿金:茶叶帝国》一书的作者麦克法兰甚至认为,中国茶叶正好适应了英国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并大大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18世纪的最后一年,英国茶叶的消费量达到了二千三百万磅,与这个世纪的第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二百倍。而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对华输入的英国产品却迟迟打不开销路,英国的贸易逆差在继续扩大。面对着国内对中国茶叶不断增长的大量需求,以至于英国人开始担心,没有足够的银子从中国买茶了。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饮茶习惯  中国茶叶  茶风俗  下午茶  普洱茶  中国茶  喝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影响普洱茶汤品质之水
影响普洱茶汤品质之水
关于云南沱茶的传说
关于云南沱茶的传说
详解攸乐古茶山
详解攸乐古茶山
详解倚邦古茶山
详解倚邦古茶山
详解莽枝古茶山
详解莽枝古茶山
详解蛮砖古茶山
详解蛮砖古茶山
详解慢撒古茶山
详解慢撒古茶山
云南普洱茶史之1961年大事件
云南普洱茶史之1961年大事件
云南普洱茶史之1962年大事件
云南普洱茶史之1962年大事件
云南普洱茶史之1965年大事件
云南普洱茶史之1965年大事件
云南普洱茶史之1967年大事件
云南普洱茶史之1967年大事件
云南普洱茶史之1971年大事件
云南普洱茶史之1971年大事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