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沱茶的历史与由来
时间:2023-08-09来源:博客 作者:51普洱网的博客浏览:
次
普洱沱茶的历史介绍如下: 沱茶的产制历史悠久,早在明代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普茶指普洱茶,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后,加工揉制,压缩体积,便于携带的压制茶了。 历史上,景谷人李文相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创办制茶作坊,用晒青毛
沱茶的产制
历史悠久,早在明代谢肇制的《滇略》一书中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普茶指
普洱茶,说明当时已有将
散茶蒸后,加工揉制,压缩体积,便于携带的压制茶了。
历史上,景谷人李文相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创办制茶作坊,用
晒青毛茶作
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
团茶,又名谷茶。
而后云南省
下关(今大理市)茂恒,永昌祥等号相继生产后,仿制成“碗形茶”,又有谷庄与关庄之分。然近40年来,云南
沱茶集中于
下关制造。
云南
沱茶,以一、二级滇青
原料,蒸压成碗形外径8厘米,高4.5厘米,外观显毫,品质最好的是“特级
沱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喉味
回甘,
汤色橙黄明亮。
沱茶除云南生产外,重庆市也有生产,依所用
原料的优次分为“特级重庆
沱茶”、“重庆
沱茶”和“山城
沱茶”三种。重庆
沱茶的重量分50克、100克、和150克三种规格。
沱是由团
转化而来,有说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故而得名。不论说法如何,但可以推定,
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就畅销省内外。
“
团茶”是产生于宋代的一种小茶饼,始制于丁谓任福建官员之时,专供宫廷饮用。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印盘龙者称“龙团”或龙茶、盘龙茶、龙焙、小团龙;印凤者称“凤团”或凤饼、小凤团等。
在云南
茶区,勤劳的各族妇女自古至今都是
茶叶生产劳作的主力军,她们常常迎朝露、顶烈日、冒风雨、踏夕阳,早出晚归,采茶制茶。
茶叶融入了她们的情感,
茶叶寄托了她们的希 望,她们采制的
茶叶也常常被称为“
女儿茶”。
制成圆球形不方便存放,也很难泡开。而做成窝窝头形状,则方便叠放和撬开。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