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清实录》记载,1661年,西藏与云南存在茶马互市,清朝后期,普洱茶已被朝廷官员和社会人士所接受;香港茶楼和马来西亚华人饮用普洱茶是从二十世纪初普及;台湾人品饮普洱茶更晚些;广东人受香港人、马来西亚华人、台湾人的影响才有一部分群体开始品饮普洱茶。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人、日本人开始品饮普洱熟茶,但他们把普洱熟茶当作药来品饮,法国人还在那时写出了普洱茶药用的研究报告。
普洱茶在全国兴起是在2007年,随着被炒作的普洱茶市场崩盘开始,普洱茶的著名度在中华大地进一步兴起;到2014年上半年,随着普洱茶品质时代的确立,把普洱茶收藏热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同时,普洱茶的品饮热也在全国兴起,品质加品饮使普洱茶的发展有了扎实的基础和明确的目标。
有实物普洱茶留存的是以北京故宫为最早,至今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以台湾邓时海先生为代表的老茶人把普洱茶分为“号级茶”时期、“印级茶”时期、“七子饼茶”时期;而我又试着把“七子饼茶”时期分为大众普洱茶制作推广收藏时期(2008年以前)和品质茶储存制作推广收藏和品饮普及时期(2008年以后)。
不过要告诉大家的是,由于过去对普洱茶的储存一直处于自然储存放置期,使绝大部分老茶(至少在七十年代以前)都长期受潮、发霉、变味,其品饮价值逐渐失去,但历史价值依然存在;加上这些真正的老茶只收藏在少数几位老茶人手里不肯出让,所以实物不但很少见到,更是很难喝到,大家只能凭借部分真实或不真实的图片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