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3年有一个英国军人,叫勃鲁(R.BRUCE),他在印度与中国交界地域阿萨姆(ASSAM)的沙地耶(SADIYA)山中发现类似野生的大茶树。第二年(1824)勃鲁的哥哥勃鲁士(C.BRUCE)也发现同样的大茶树。当时的东印度公司(“立顿”的前身)垄断全球茶叶贸易的原料,主要采购的是印度茶叶,他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率先提出了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的论调。而英国人郝经生(J. Hutchinson)更是错误地提出认为茶树是印度原产,还说中国人在很早以前深入印度,把茶树种子带回中国,由此引发了一些专家对中国到底是不是茶树原产地的争议。
这种争议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发生了历史性转折。这种转折是被张宏达先生的研究改变的,他开始了一项令世界植物界刮目相看、为之一振的科研计划——探究阿萨姆。张宏达先后入云南、进贵州、奔四川、到广西,在各个茶山区做调研。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张宏达先生的研究结出了硕果,改变和重新确立了茶种学研究的科学版图。
张宏达先生又从理论上证明,在中国分布的茶树有完整的系统发育体系,提出茶树、种茶、栽茶、制茶都不可能起源于印度。张教授的这一理论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后来人们从茶树的DNA测序也证明中国茶树植物具有最多的遗传多样,充分表明茶树是中国的原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