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来自远古被祖先应用于生活之后,经过历史上先贤圣人、王侯将相、文人墨客们不断的研究和品味,延伸出了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字画、瓷器、紫砂壶等多种以茶衍生的文化,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产品,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汉朝以来一直都跟国家的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丝绸之路、茶马古道、郑和下西洋、世界各地唐人街等。
三种主要的商品就是:丝绸、瓷器、茶叶。
饮茶的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主要的时代:
茶为日常食物,创始者---神农氏;
茶为经济作物,推广者---诸葛亮
茶为上层饮品,中兴者---陆 羽
茶为普及饮品,改革者---朱元璋
一、茶为食物,创始者---神农氏
《茶经》:“茶之饮,发乎神农。”最初发现并使用的应是神农祖师,虽然没有很准确的文字记载,但是神农祖师,算是继伏羲祖师之后,我中华民族人文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农耕树植和中医中药的创始者。
茶使用之初只是作为中药使用。所以才有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秦汉时期《神农食经》说:“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魏华陀《食论》说:“茗久食益思意。”
所以茶的第一使用价值是因药性而成为食物。
二、茶为经济作物,推广者-------诸葛亮
春秋时期,茶已经是上流社会的用品来食用。《诗、邶风》:“谁谓苦荼,其甘不如荠。”《尔雅•释木》:“槚,苦荼。”
三国时期就更为普及,《三国志•吴志•韦曜传》:“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以当酒。”
說到三囯人們就會想到孔明先生,他躬耕于南阳,交往与伏牛和桐柏山脉,酷爱饮茶。后来蜀国占据了云贵之后,诸葛亮为了推动当地的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在原有驿站的基础上设置了茶马互市的政策推动了云南茶叶和其他外面商品的交流,把历史以来山民的民间行为形成了国家行为。所以云南的茶农把阴历的7月23日定为“茶祖孔明”的祭日。
这也为后来的“茶马古道”“南方的丝绸之路”等打下了基础。从此茶叶就成为了民族之间以及周边国家之间的一大商品。
三、茶为普及饮品 - 陆羽
在唐朝以前,我国的茶主要以药食为主,且以上流社會為主。另外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使用方法各不相同。集大成者始于唐天宝年间出生的孤儿陆羽、陆鸿渐。
他自小生长在湖北天门的龙盖寺,十岁左右就开始学习种植和制作茶叶,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结视当时的李齐物、皇甫冉、皎然、颜真卿等当代的大文人,融汇儒释道三家文化以一身,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
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朝的煎茶和宋代的点茶只是技法上的不同,宋代还叫抹茶法。我们所看到的 “日本抹茶道”的粗劣,是绝不可相提并论,否则不仅玷污唐宋的历史,更是在污蔑那个时代茶的文化。
所用的配料都是根据地域、节令、场合和吃茶人的要求合理搭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药理学问。
茶文化唐宋时期,被广泛推广与民间
四、撮茶法(搓茶法、撮泡法)
一个放牛娃,一个当过和尚的起义军头目,一个开国的皇帝。因为各种担忧和在文化的不自信,却做出了对中华茶文化划时代的一次变革。《野獲編補遺》明沈徳符著,供御茶 : 國初,四方供茶,以建寧、陽羨茶品為上。時猶仍宋制所進者,倶碾而揉之,為大小龍團。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1391年陰曆9月16日),上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惟採茶芽以進,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筍,置茶戶五百,免其徭役,按茶加香物擣為細餅,已失眞味,宋時又有宮中繡茶之制,尤為水厄中第一厄。
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開千古茗飲之宗,乃不知我太宗實首闢此法,眞所謂聖人先得我心也。陸鴻漸有靈必頫首服,蔡君謨在地下亦咋舌退矣!。
洪武皇帝的一道政令,从此改变了几千年来的饮茶吃茶法,真正的泡茶法自此开始,煎茶、抹茶法到此终止。茶叶的加工制造,泡茶用具的形制改造,包括紫砂壶被应用于泡茶,从洪武皇帝的一道旨意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并且波及全世界。
结语:今天我们所说的六大茶类的分法,也只是到清朝后期才全部出现。这种分法不无道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茶的种植、养护、加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明清时代积累的经验都已经丢失,更何况以前的呢?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