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的文士和茶有着不解之缘,没有古代文士便不可能形成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不可能实现从物质享受到精神愉悦的飞跃,也就不可能有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士们也离不开茶,饮茶可以激发灵感,促深思,助诗性。文士们爱茶,在文学作品和绘画中多有表现饮茶的内容。
文人饮茶注重“品”,啜饮清茗,和归隐田园、幽居山林意境相通,成为文人快意适性、乐天知命的普遍文化行为和精神享受。古人认为品茶是一项高雅活动,并不是有钱有势就能品得茶中真味。作为具有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怀的群体、文人墨客和士大夫们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够显示高雅素养、寄托情感、表现自我的一种审美化的生活实践。
品茶在文士的精神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来谈。
首先,茶可助诗,这是文人墨客的同感共识,许多诗人在写作过程中都有过这种感受。苏东坡极爱饮茶,可谓“茶痴”,他文思敏捷,在和好友一起饮完茶后,诗兴大发,写下了《道者院池上作》。
下马逢佳客,携壶傍小池。
清风乱荷叶,细雨出鱼儿。
井好能冰齿,茶甘不上眉。
归途更萧瑟,真个解催诗。
微风细雨中,新荷摇曳,鱼儿游跃,四周一片幽雅宁静。品茶的过程是极为空灵清丽的,实不愧为赏心乐事。和情投意合的知己一起喝茶,其乐融融,诗人尽兴而归,心情十分畅快,路上诗兴勃发,妙句不断。诗有茶更清新,茶有诗更高雅。
其次,以茶睹书。茶香,书也香,故文学之士“独坐书斋日正中,平生三昧试茶功,起看水火自争雄。”(洪希文词)阅一卷古书,饮一杯清茶,实为兴趣盎然之事,若有知音在身边,更是人生一大乐事。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其夫赵明诚以饮茶作押、猜典述故以较胜负的故事,素来被传为美谈,据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回忆: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以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