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源于唐代,产于四川雅安,从宋代起藏茶就被列入边销物资。由于地理差异,无论是南路边茶(即从雅安走康定进藏)或西路边茶(灌县走松潘进藏)都是由低海拔到高海拔的转运,而且一路山连着山绵延不断,道接着道崎岖多险。所以,运送茶叶全靠牲口的背驮,而竹篾在马牛的背上长时间摩擦则会使之受伤以致死亡。
为解决运输中的诸多问题,在汉藏交界的康定、松潘等地的“锅庄”(商号)以兽皮料对藏茶进行二次包装。一些“贾卓娃”(缝茶工)用牛皮将茶叶重新打包缝制,如短运距的就缝“花包”,即没有完全把茶的竹篾裹满覆盖;若是远距离的,如拉萨以至更远地方则需缝“满包”,以防途中破损。
故此锅庄就像个中转的加工站,藏茶在各式“花样”二次包装之后,只有“花包”、“满包”和路途近远之分,难以分辨出藏茶本身的品种、批次,甚至等级。
目前大多收藏的牛皮包金尖藏茶,主要是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这些茶都是从西藏的一些战备仓、牧民以及寺庙收购回来。而这些茶在广东的仓库中经过多年回润与转化,给人一种别样的味觉,而陈年的藏茶则因牛皮的气息而变得丰富饱满起来。
茶搜搜优选3款不同年代牛皮包,70年代金尖藏茶、80年代金尖藏茶和90年代金尖藏茶。每款都是质量包装,真实性可靠,由莞仓提供。
【名称】70年代金尖藏茶 大马茶(耗牛皮包装)
【生产日期】70年代
【净含量】5斤/块,4块/条,3条/包
【仓储】优质
目前七十年代的陈年金尖茶存世量较为稀少生产厂家以雅安茶厂为主,用料是以粗梗粗枝原料为主,属于全株茶概念,即包括茶叶、茶枝、茶梗、茶果经过轻微的渥堆发酵压制而成。其外形色泽棕褐,香气平和,滋味醇和,水色红亮。
【名称】80年代金尖藏茶 大马茶(耗牛皮包装)
【生产日期】80年代
【工艺】发酵茶 【品类】金尖
【净含量】5斤/块,4块/条,3条/包
【仓储】优质
八十年代的陈年金尖用料是以粗梗粗枝原料为主,属于全株茶概念,果香明显,“红、浓、陈、淳”表现突出,而且在细品之下,还有一些年代感。
【名称】和龙茶厂金尖
【生产日期】90年代早期
【工艺】发酵茶 【品类】金尖
【净含量】500g/砖;60砖/包
【茶厂】四川和龙茶厂
【公司】中茶公司
【仓储】莞仓存放近5年
90年代早期和龙金尖,生产企业和龙茶厂于1984年建厂,是中茶公司以外较早成立的地方茶厂之一,现存留存的和龙茶厂金尖,以牛皮形式包裹,生产日期绝大部分为90年代早期,也有极少数80年代尾与90年代晚期产品,统称90年代早期和龙牛皮包金尖。
喝牛皮包藏茶需要辨别年代,不同年代藏茶从包装和内票中可以辨别。藏茶有白票、黄票之分,从1966年到1972年,白票主要由中国茶业土产业出口公司使用,个别使用至80年代。黄票是由土产蓄产公司使用,使用年限从1972年至1986年,个别使用至93年。1994年开始,改用省级茶叶公司。
一般情况是满包内的茶可能是混装的,或是康砖、金尖,或是较为大片的川制茯砖茶,具体要开包后才能知道内装的品种和品质。如果是供贵族喇嘛的满包茶,外包要用牛、马、羊的上等皮料,而花包则是比较容易识别的装康砖和金尖,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不过,在现存留的牛皮包藏茶中以金尖居多,康砖数量极少,这与金尖主销前藏的相对边远,而康砖主销后藏的康巴地区的相对靠近有关系。而随着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发达,牛皮包茶也逐渐地远离我们的时代,成为一种特定时期和特定区域的产物。
一个牛皮包,一缕藏茶飘烟,述说多少陈年风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