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不喝绿茶,它像一位久不谈起的故人,在回忆里也只是淡淡淡的一抹身影罢了。然而机缘巧合,我得以听闻的“旧人消息”,放在手边的这杯清茶,清新淡雅,不是醇厚不是暖香,是一种难得的清风味,青草香,如沐春风。
信阳毛尖就是这样一种茶。干茶的味道闻起来让人心里痒痒的,细细的芽头墨绿色多白毫,热水中氤氲着香,是那种独特的毫香,看它肆意在杯中伸展,完全舒展后肥嫩可爱之非常。轻啜一口,它是温柔甘甜的、是纯粹的,是从口腔开始弥漫着山野香气,而后两颊生津,喉有回甘。以前竟从来没有发现绿茶是这样的纯真可爱,即使是上佳的龙井也未曾给我这样的感受。
精致的手工茶,量十分小,鲜叶采摘后都是要按照采时细细区分,上午的茶、下午的茶、午时的茶,日期、天气都要一一标注。摊开等待进一步加工,不能堆放太久,新鲜的叶片是娇嫩可人的,若是挤挤挨挨,它们便会在升高的温度里换了模样,更是影响鲜味。
传统的工艺要将毛尖按照生锅、熟锅、烘焙、拣剔的步骤进行。这生熟锅就是信阳毛尖的一大特色了。两锅均使用直径半米还多的大铁锅,以一个斜度安放在矮锅台上,生锅和熟锅要相连砌置。
师傅要根据鲜叶的等级、老嫩程度、芽叶肥瘦、水分多少灵活掌控炒制时间,用一把特别圆帚—茶把子,有节奏的挑翻,将叶子在锅里不断翻炒,发出好听的击打声。3、5分钟后,叶片失水开始蜷缩,要再用这特制的茶把子将茶叶收拢,在锅内滚动,这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难,师傅要腰、胳膊、手、眼结合,还要不时打散成团的茶叶以散发水分。实在是项技术活。这生锅炒后要扫进旁边的熟锅继续为茶叶整形。
熟锅就是毛尖外形形成的关键了,上等的毛尖是细、圆、紧、直的。只看制茶师傅的手在锅内翻飞,借用腕力将挽起的叶条由虎口内敏捷均匀的甩出,茶叶在锅中飞舞、旋转,直到已经变得紧实,颜色加深,就可以出锅了。
望着刚出锅的信阳毛尖,我不禁感动于一杯清茶来的这样有趣也这样不容易,只是这短短的时间内,那鲜嫩可爱,犹带露水的绿叶就变成了这样紧实均匀、墨绿身骨的茶叶。
炒制过后的毛尖算不得完成制作,还得需要烘焙,即经毛火初烘、足火复烘。熟锅出来后的茶叶摊放隆起的烘笼上,一阵阵香气随之而来。
在这一阵香气中,我仿佛感受到了春天的味道,这样的鲜明直接的自然之味啊,令人迷醉。
回过神来的我,低头看这杯像故人一般的好茶,它是温柔的、缱绻的,好像向你低低诉说着春天的雨露与阳光,那是与你错过的时光里的一段故事。
何必再四处去找春天呢,正在这杯茶中呢!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