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黄片”,是普洱茶界的说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是茶树上的老叶子,时间长了会泛黄,就称其为“黄片”或“老黄片”,指采摘茶青的芽叶中,含三叶及以上的大叶、老叶,这些叶子由于叶质含水量相对较少,叶片相对疏松、粗大,杀青时较易失水变黄,且揉捻时又不易成条,按照生产标准筛拣出来的部分茶青,被作为“黄片”拣剔出来,以保证茶叶的看相。黄片的品质和所选原料茶青的品质是一致的,只是因外形不佳而被拣出,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相反,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反以甘甜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
纯净水烧开温碗温杯洗茶,加水冲泡10次,且就尝试感觉分别描述于下:
外形:
茶干条索长大,长者足有10厘米长,自然弯曲,干净,干燥度好,颜色灰褐,黄褐,有梗,少量不能卷成条的黄叶,也有少量芽叶显毫。
香气:
初闻茶干,有青涩味,开汤后,香气趋向柔和,微微有花香味。每次冲泡,花香味一直有,慢慢变淡。
汤色:
汤色有点近绿茶,黄中带绿,比较清亮,干净无沉淀,后几泡颜色略淡。
滋味:
开始茶气重,有点涩味,稍后即转化,口感柔和,无刺激。饱满度、醇厚度似不足,以生普的冲泡方式品鉴的,可能与投茶量不足与冲泡时间不够有关。
叶底:
外形舒展,叶面光滑,叶脉清晰,颜色黄褐、灰褐相间,兼有浅绿,色调自然,仍有油润感,精神。
根据品茶的一贯体验,这次的品鉴,汤色、滋味的醇度浓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可能是一贯5克的投茶量的制约,下次再试。
附记:
关于黄片,茶界也有不同说法。另一种反对观点认为,普洱茶制茶中,边揉捻边将揉不成条索的叶片及结成团块不能解开的“疙瘩茶”捡出来,常为老叶、较干茶青。
茶树有吸收附近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特性,随时间积累,叶片越粗老这些物质含量越高。过分粗老茶叶,活性物质如茶多酚等所剩无几,反而灰分、重金属等含量高出许多。旧时国营厂收购,原料等级划分为五级十等,老黄片属于“级外茶”,被排除在收购范围外。茶农在将毛茶出售后,多自己饮用无法售出的老黄片。今日老黄片、老茶头被商家包装,堂而皇之销售。究竟是专业缺失、道德缺失、亦或是德才均失?!
又提高到道德层面了。本人倒是认为,理论上探索无可厚非,是否吸收有重金属且含量达到对人体有害程度,必须经化学分析认定。如果茶园污染有害化学品,则污染范围的茶品都不能饮用,这应该是基本常识。饮茶是个非常个人的事情,黄片是否可饮用,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每个人的经历、喜好、修养、体质不一样,可能影响到饮茶习惯。但是茶叶也是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影响的饮品,选择茶品必须慎重,来源渠道必须正规。以现在的科技,对茶叶的一些信息,也可从侧面验证。凡是传统流传下来的茶品,只要是来源于正规渠道,在正常保质期内的,都可以试试,选择出自己喜欢品饮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