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有“王”亦有“后”
时间:2023-11-18来源:云南普洱茶 作者: 茶茶浏览:
次
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云南普洱茶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所产茶叶的口感滋味也不同。普洱茶友中流传一句话:班章为王,易武为后。 班章山头的茶口感霸道,像霸气的君王,而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故称班章王,易武后。 老班章 老班章所在地属于亚热
班章山头的茶口感霸道,像霸气的君王,而
易武山头出的茶则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故称“
班章王,
易武后”。
老班章所在地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只有旱湿雨季之分,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平均海拔1700米,原生态植被多样性保存完好,土壤有机质丰富,有利于
茶树的生长和养分积累。
老班章山头所孕育之茶,口感强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其阳刚之气犹如王者,乃众茶之冠,被誉为“王”。
“王”长于山野,树龄久远,故而茶气强,在饮时可以感觉到,而且饮后手、脚、头、背等会发热微汗,当然这种发热感因各人的身体感悟不同会有差别。
易武古茶山位于
六大茶山的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
古六大茶山中面积、产量最大的
茶山。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区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是种植
茶叶的理想之地。凭借其悠久的
历史与“瑞贡天朝”的殊荣而一度成为
普洱茶的圣地。
易武老树
茶汤色金黄,苦涩较轻、香气较好,汤中带甜,汤质较滑厚、
回甘较好、陈化较快,其细腻柔和,温柔婉约,被誉为“后”。
“后”茶韵悠久绵长,滋味纯厚甘甜;
叶底鲜嫩肥厚,持久耐泡。入口既感香气高扬,齿颊留香;观之
汤色金黄通透,赏心悦目。
茶中有真意,唯有饮者留其名。指点江山、王霸之气者当喝
班章;坐而论道、清新淡雅者可品
易武。
外观:条索粗壮,芽头肥壮且多绒毛。
香气: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
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
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
蜜香之间。在
茶汤、
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
古树茶更强更长久。
滋味:茶气足,
冲泡十多道仍有香甜和
回甘,且
叶底也有老树茶特有香气,不会出树叶味。
叶底:整齐,若非解饼时撬碎则应该叶、芽完整,而且叶、芽粗壮,三五年内的
老班章茶叶底黄绿色。
外观:条索粗壮、显毫,色泽油亮,除芽头显
白毫外,芽叶色泽墨绿,油亮;
汤色:不同年份的有不同的变化,新
茶汤色清亮,存放过程中逐步发生变化,存放三年的
老班章茶汤色已呈黄亮、油亮。且
茶汤稠而厚。
香气:香气下沉,暗香突出,新茶明香更显,1至4年的香型总体呈花
蜜香型,
兰香感明显,且杯底留香。
滋味:茶气足,
茶汤口感饱满,分布均匀,
生津快,
回甘长,很有厚度和刚度,入口即能明显感觉到
茶汤的劲度和力度。苦涩味很协调,化得快,只停留在口腔上颚,至舌底、喉部一带时,已明显
转化为甘味。
叶底:叶片相对细长,也有呈椭圆形的;叶片柔韧,厚实;颜色比较均一,叶片上毫毛明显。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