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没喝懂麻黑古树普洱茶谁敢妄谈易武?

时间:2018-07-30来源:说茶网 作者:说茶网浏览:
“如果把普洱茶的历史浓缩浓缩再浓缩,可能很多茶就不在了,比如,班章、冰岛、昔归等,但永垂不朽的是易武茶,在易武茶里,永垂不朽的就是麻黑茶了。”
“想要了解易武吗?那你得先去一趟麻黑。”听说我要去易武,一位普洱“老江湖”告诉我。
据我所知,很多的易武茶老饕,品茶审美都受到麻黑的影响。在网络上颇受关注的一位茶人曾这样写到:“如果把普洱茶的历史浓缩浓缩再浓缩,可能很多茶就不在了,比如,班章冰岛昔归等,但永垂不朽的是易武茶,在易武茶里,永垂不朽的就是麻黑茶了。”
麻黑成名早,麻黑成名也不早。在普洱茶特别是易武茶跌宕的时间线里,无论对于喝茶人还是做茶的企业,麻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麻黑茶是靠什么有着如此的地位,麻黑历史经历了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伙决定收拾行囊,上麻黑
这里夹杂着茶的清香与财富的气息
麻黑茶在大多数人心中代表着典型的易武地区茶,所以麻黑茶的特点也是以其柔美闻名,对于易武茶的朝圣者来说,没有坐在麻黑把一款麻黑从天亮喝到天色麻黑可能是一种遗憾。
对于茶语网的小伙伴们来说,已经不止一次踏上麻黑村的土地了。而这一次,幸得深耕麻黑茶多年的茶企中吉号带领,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一切。
 
易武大街口往东北方向,便是驶向麻黑寨的大路,交通便利,不过9公里。沿路一片苍翠,山和水都美得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天色更是蓝得让人心醉神迷,这种漂浮着白云的蓝色对于摄影师来说,不必使用任何滤镜和后期制作,按下快门一次成型就是一张绝美的好照片。
路旁的原始森林给了茶树生长所必须的一切要素,阳光、清泉,浩瀚物种繁衍生息而遗留下的丰饶土地。在这里,不用翻山越岭,似乎在路边一抬脚都能踏进古茶园。越是靠近麻黑寨,这样的感觉越强烈。
不过三四十分钟,转过最后一个弯,麻黑村寨亮于眼前。不同于前些年见到的它,那些砖木结构的黑瓦房顶早就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崭新的天蓝色铁皮屋顶,它们多是村民新居或者茶叶初制所的屋顶。整齐划一,气派非凡。
 
就这样,香甜的毛茶气息与浓郁的财富气息一起笼罩全村。
47吨÷100余户X3000余元/公斤,这就是麻黑
从当地人说的“二十多年前穷到屋顶遮雨都成问题”到现在,麻黑变化颇大。漫步在麻黑寨大路上,你能明显感觉什么叫“家家户户茶农小别墅”。
如今麻黑茶农是很富裕的。这从中吉号为我们提供的数据——麻黑毛茶价格2000年左右的少则几块、多则十几块钱一公斤涨到2018年3000余元一公斤中可见一斑。而这其中变化最大的几个时间节点是2004-2006年以及2007-2009年,均是数倍的增减,个中原因将在后文阐述。据去年的统计,整个麻黑寨拥有 2700余亩古茶园,新式茶园5100 多亩,总产量大致能达到47吨左右,而拥有这些茶园麻黑寨村民,总共100多户人家。
 
麻黑的古茶园,离村寨非常近,近到“一个转身”就能走进古茶园。古茶树和掩映村庄的森林混生,常年生机盎然,四季都有野花盛开,环境非常好。事实上,现在在麻黑看到的古茶园,多数高度都在 1.5米-2米左右,有少部分能达到3米或以上。这与当年麻黑茶树被“台刈”,也就是矮化息息相关。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政府“改造老茶园,发展新茶园”的号召下,许多易武茶园进行过“坡改梯”的建设,对茶树台刈、矮化,以增加茶树采摘面,大片的古茶园就此被剃了个平头。大部分的麻黑茶园均遭此命运。
茶树被“剃平头”,麻黑是最严重的。而究其原因,竟然是其成名的重要原因之一:离易武很近且交通便利……
麻黑,是易武茶的“老江湖”
谈到易武,它因茶而兴,也因茶而旺,百年来世事变迁,易武一直都是老茶客的朝圣之地。
 
早在多年前,以麻黑为主的区域,就被统称为 " 易武正山 ",又因为交通便利,多年以来,“麻黑”这两个字在过去很长时间以来是易武茶的定价标准和风向标。
麻黑成名早,麻黑成名也不早。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引出了一个近几年产生的理解——大范围概念的麻黑与小范围概念的麻黑
小范围概念的麻黑,就是麻黑村委会所在的麻黑寨;而大范围概念上的麻黑则是麻黑村所管辖地区,包括麻黑寨、刮风寨落水洞、大漆树、曼秀村、三丘田、荒田村等。在这一连串的名字中,出现了许多大热的名字,并且已经成为易武茶市场受追捧的第一阶梯新贵。然而对于依旧受麻黑村管辖的这些名字而言,早已经从麻黑这个名字中脱离出来自立门户了。
现在市场上说的麻黑,是小范围概念上的麻黑,即麻黑寨,本文所讲“麻黑”,也是此意。市场喜欢造英雄。“新贵”的崛起使得麻黑寨的“梯级”相对下降,但它的绝对关注度从没有降低,它一直是易武茶的核心滋味、资源所在,整个市场上,大多数人仍然会认为麻黑好茶。它也依旧能担当易武茶的代表与“晴雨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品质条件带来的优势,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外界力量的推动。
 
这是麻黑茶好喝的秘密
麻黑茶成名早,与其自身品质条件是绝对分不开的。
对于整个易武来说,麻黑是出名最早的茶品。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便是这香扬水柔的最佳体现。麻黑茶甜、糯、柔、清、雅,柔中带刚,细腻饱满,蜜甜香令人愉悦。它独特的口感赢得了大批资深老茶客和新茶人
体现这些口感价值,与其生长条件分不开。除了伴生植物与环境的多样,土壤也是重要条件。据检测过当地土壤的实验室数据报告显示,麻黑寨的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适中,但交换性镁含量较低,非常适合茶树生长。
而在另一份检测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对麻黑茶汤内含物的数据解读:麻黑头春古树茶内含物丰富,中等偏高的游离氨基酸让鲜爽度提高,而偏低的酯型儿茶素使得涩感较低;非常高的咖啡碱含量,让茶汤滋味更足。麻黑茶水甜茶柔,从检测数据上也得到了印证。
同时,麻黑相较其他小产区更加高且稳定的产量,也是它在易武体系中站稳脚跟的关键。
 
外界的推动让麻黑来势更加汹涌
相较本身品质,对于麻黑茶的“名声”,外界的推动或许更加来势汹涌。这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影响力深厚的茶企们。
早在麻黑寨的茶在茶人大众中出名以前,有实力的大茶企便已经开始接洽麻黑资源了。这得从90年代后期的普洱茶市场备受追捧,台湾茶商同期进入易武收料定制开始说起。随着定制茶的大放异彩,拉动了易武茶的发掘。麻黑因为交通较为便利,逐渐随着茶企们的挖掘而为大家所熟知。
在专业领域或老饕圈子里,麻黑很早就备受重视;然而麻黑真正把魅力展现在更多茶人大众眼前,却是在2007年普洱茶崩盘这个大事件之后的事情了。
 
这一次,不得不提到一个茶企的名字——中吉号。
麻黑村寨中,几乎无人不识“深山茶人”杨世华与他的中吉号,与他合作的茶农也不在少数。据悉,如今与中吉号签下的麻黑茶园面积,达到1000余亩,古茶园茶树近万棵。
这个数量,即便在产量可观的麻黑寨中,也是鲜有单一茶企能及的。
“深山茶人”三进麻黑开创另一个“麻黑故事”
为什么麻黑人接受中吉号,抑或中吉号钟情于麻黑茶?这得从麻黑价格大幅度动荡的时候说起。
麻黑走访的过程中,已经70多岁的当地茶农郑大爷告诉我们,2004到2007年间,由于普洱茶大热,麻黑价格跟着大环境一路水涨船高,从几块、十几块一公斤一年翻几番到了四五百块钱一公斤,供不应求。麻黑人终于从“屋顶都漏雨”的状况解脱出来,多数人家都开始盖新房。
 
然而到了2007年结束,普洱大崩盘来临,茶叶滞销,麻黑茶叶价格落得很厉害,降到一百来元一公斤都几乎卖不出去:“刚盖好新房却又要面临揭不开锅。”在那个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囤积了大量的毛茶
“还好这个时候,杨世华与他的中吉号来了。”
而据杨世华回忆,在麻黑建立基地前,他曾“三到麻黑”。第一次是2006年观光而过,看到遮天蔽日的密林掩盖着原始村寨,当下只觉环境绝妙;第二次是2007年普洱崩盘后选择做自己品牌,偶然听到麻黑此名,便徒步到麻黑寨喝下了让他定下决心的绝妙茶汤;第三次来到麻黑是2008年,这一次,他带满了现金,“基本上把寨子里的茶都收起来了,有四五吨左右的量,自此有了‘纯麻黑’这个产品,在业内开启了以名山命名的古树茶规模化制茶时代。”杨世华如是说。
 
当地茶农老何在茶语网的走访中如此说道:“对于杨总,我们都只喊‘杨大哥’,一是因为他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麻黑,二是他本人真性情,像大哥一般豪爽。”
在老何的回忆里,中吉号当年收走麻黑料后制成“纯麻黑”并且一炮而红,而无论他还是杨世华,在收茶之时谁都没敢确信这个结果。至此,麻黑价格又开始迅速回暖,这个速度高于其他大部分普洱产区
而带动这一现象的中吉号,当即与麻黑多户茶农签订了长期的合约甚至在麻黑寨购置了自己的基地,迅速在麻黑掌握了绝对的资源与话语权,为自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一点,与中吉号对“基地”概念的建设以及完整产业链的生产营销理念有着不小的关系。
 
这依旧是让人喝到无限向往的茶
有着敏锐洞察力的杨世华认为 " 好产地出好茶 ",从长远来看,好品质的茶,一定会有旺盛需求,所以创立了以乔木古树茶基地建设为核心的中吉号。麻黑,成就了他做茶理念的第一步。
而助力中吉号第一步的,亦是麻黑。至今回忆起那一口定江山的麻黑茶汤,杨世华眼中仍充斥着无限向往:“干茶并不规则,粗枝大叶的,但比较肥壮,颜色要比一般的茶深些;无论是茶汤的浓度还是厚度都够,入口比较绵和顺,但是那股劲头回过来的时候又让你感觉到它在慢慢扩张,充满了活力,仿佛手心攥着很有弹性的东西,握紧后慢慢松开。”
或许麻黑就是有这样的力量,无论什么时候都能让爱茶的人找到它,并从中喝到无限的向往。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普洱茶市场  易武正山  茶汤滋味  茶的历史  刮风寨  初制所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南糯山普洱茶
南糯山普洱茶
普洱茶名山之古六大茶山
普洱茶名山之古六大茶山
普洱茶簧片介绍
普洱茶簧片介绍
普洱茶,盖碗泡好还是壶泡好呢
普洱茶,盖碗泡好还是壶泡好呢
什么是好的普洱茶生茶呢?
什么是好的普洱茶生茶呢?
普洱茶汤色浑浊的八种原因
普洱茶汤色浑浊的八种原因
普洱茶的五种茶香的形成
普洱茶的五种茶香的形成
冲泡普洱茶和其它茶叶有什么不
冲泡普洱茶和其它茶叶有什么不
怎样冲泡生普洱茶
怎样冲泡生普洱茶
怎样冲泡熟普洱茶
怎样冲泡熟普洱茶
盖碗冲泡普洱茶的特色
盖碗冲泡普洱茶的特色
水质对普洱茶有何影响
水质对普洱茶有何影响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