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鉴会现场,邓教授慷慨讲解,茶友踊跃交流,各种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使在场的每个人都收获匪浅。今天,我们特意把这部分内容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1、云南普洱茶是生命艺术之茶
早在1995年,邓时海教授就出版了后来被公认为现代普洱茶行业开山之作的《普洱茶》一书。这本书的横空出世,推动了百年普洱的复兴,并迅速推动了这个行业的繁荣发展。
在邓时海教授看来,普洱茶是一种彰显生命艺术的茶,从新茶、旧茶,到老茶、陈茶,随着岁月流逝,每个阶段的普洱茶都彰显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因此可以说,品饮普洱茶就是一种艺术。
邓教授说道,10年以内的新制生茶非常寒凉,不推荐大家品饮,普洱生茶至少要存放30年后才到达最佳品饮期。
如何找到一片值得收藏的生茶呢?邓时海教授笑说,他一不去茶山寻茶,二不依靠品牌参考。
“我的茶山不在云南,而在茶桌上。从茶桌上去寻找,去尝试喜欢的茶,自己的品鉴能力最可靠,这样不必跑茶山,也不担心收藏的茶会出问题。”
第二,口感要具备厚度,涩回甜的速度要快。普洱茶是大叶种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具有足够的茶多酚,这个茶的醇厚度才够,只有这样的茶才能够存放,才能够老而弥坚。
邓教授特意强调了“浓度”与“厚度”的区别,厚度主要指茶多酚的种类比较多,浓度与茶多酚含量无关,茶汤浸泡时间久了就会变浓。
3、品鉴七道普洱茶
第六道茶是港仓茶,第七道茶则为自然仓茶,主要引导茶友体会不同仓储对茶品滋味、香气、口感的影响。
邓时海老师用7款各有特色的茶,指导大家如何判断普洱茶的陈化潜力,有些甚至是反面教材,比如第四道茶,从茶香、口感、回韵三个方面来看,虽然茶香高扬显樟香,但茶水分离、水味淡薄,就算存放多年,品质也不会变得更好,根本不值得收藏。
4、中国“普洱茶第一人”,名不虚传
品鉴会现场,一位热情的宜昌茶友无法到场,委托朋友向邓老师赠诗一首,“汉口云空熬大暑,茶人趋步觅珍珠。胸中气韵喉峰绕,海阔方收况味殊。”
年已77岁的邓时海教授,就如这陈年老茶一般,睿智沉稳。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邓教授依然身体硬朗,谈到他挚爱的普洱茶时更是神采奕奕,那一份热忱,令人心生敬意。
聆听邓时海教授的讲座,见识了他广博、专业的普洱茶造诣,中国“普洱茶第一人”的称号,实在名不虚传,让人敬佩!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