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不完的老茶
老茶在圈内有这样一个传统,谁家藏的茶,渠道清楚,茶的情况就清楚。茶什么样的味道,自家最明白。至于能卖到什么价位,全靠互相帮衬。所以老茶向来不需要说的太明白,真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好多人的买卖就做不下去了。
买老茶一要靠缘分,二要靠人脉。缘分到了,遇见靠谱的人,就能够收到老茶。至于说哪家的故事是真的,其实就一句话“假作真来真亦假,真到真处未必真。”各位看官,不可说的老茶你看明白了么?
而且这个老茶识别是没有具体简单的方法可以分别出,一般就算卖普洱茶的老板都不敢说自己能百分百识别出哪个老茶是假的,更别提普通的消费者能识别出。反正真正存世的真茶你就算有钱也未必买到,没一定社会地位的渠道都找不到。
普洱老茶品种繁多,而且在那个年代对这些资料保留也不甚完好,所以很多资料来源于港台,参考资料都错误百出。外包装鉴别真假需要从包装和形状特征开始。老茶因其历史原因,包装不同时代(茶桶、茶叶包装纸、内飞)在包装纸、印刷版、墨水、包装技术全部有所区别,并挤压茶叶压模的形状(形状、直径、厚度等)也不同;内质鉴别更别说了,想知道什么是假,你得喝过什么是真吧。 但又有多少人能够亲眼见到、品鉴这些老茶呢?
所以想避免这个天坑牢记几点:
1.不管什么故事,只要包装上有一个疑点,就不要买,虽然会杀错但也好过被坑。
2.寻找可靠的渠道。渠道清晰,茶的情况很清楚。但没这个基础就不要乱买了。
3 .对于普洱老茶而言,价格符合行情不一定是真货,但价格低于行情则一定是假的。
说不清的名山古树茶
只要存在暴利,这样的“奸人”就会层出不穷。但是作为茶客,一定要知道哪些茶是真的,哪些茶是杜撰出来的。比如上面的那些名山古寨老茶,则是清一色的赝品。不分厂家、不分产品、不分做茶的人,只要是有,那就一定是假的。
至于原因么,又不得不说计划经济时代普洱茶的采摘与加工。在民营茶厂崛起之前,普洱茶的毛料收购全部由国有大厂垄断。那时候收茶,完全根据毛茶的外观,比如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产地全看大产区,比如老班章、班盆这些统一算作勐海茶,就连布朗山也很少提及。
因为古树茶采摘难度比较大,而且采摘下来的毛茶因为外形很难卖出高价,茶农都是优先采摘茶园茶。只有在劳动力绝对富余的情况下,才会花费力气采摘古茶树上的毛茶。在2000年以前,古茶树被采摘的很少,采摘下来的毛茶也都混在大众料之中,厂家在做茶的时候也不会强调个性化。因为那个年代,个性化的产品很容易被打上搞“特殊化”的标签,这样的产品是绝对不允许出现在市场当中的。名山古寨是现代普洱茶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茶客在追求小产区的结果。从产品来看,名山古寨都很新,它们需要茶客们的呵护。
古茶的稀缺性和相对不可再生性使其成为资本运作的必要条件。(这里指的是每一年的茶叶是有限的,不是无限再生的) 2007年崩盘后,古树的行情经历了逐渐升温,到2012-2013年,它已经在超越崩盘前达到了最高价。在利润率足够之后,它自然会产生与古树茶相关的深坑。
台地茶与古树茶
这里面诞生了几个坑:
1.“良心坑”,就用较便宜的古树茶假装成高价热门茶区的茶。例如,使用勐宋、班盆等地的茶来假装是老班章。通过这种方式,茶品口味风格类似,很难识别出。这样的坑别说消费者,甚至许多从业者可能没有相应的识别能力。该方法相对昂贵并且具有最高的识别难度。
2.正常坑,这一坑就稍微有点底线,就直接拿小树茶、大树茶来当古树茶。就算所卖的茶用料自然是降一级或几级。这些茶商分几种。一种是无奈之下,为了商品畅销好卖,只能随大流,产品名称被动升级,大树升古树;另一种就算纯粹是为了虚假宣传,让自己的货物值钱,名称上面打各种名山古树,但价格一看,完全是台地价,其实人家潜台词是说名山纯属乱吹,茶只是台地茶,整体来说这一批良心还是有一点的,而且这一派也是市场上最多的。
3.打破底线的神坑。这坑直接就是突破底线,台地茶冒充古树茶,还要是古树价格,大批不太懂茶的朋友纷纷掉进坑中,还有以为这么贵的价格不会有假的,自我麻痹。这些商家最为无良也最为可恨。
经验丰富的茶友,从产品的价格、规格等就可以发现漏洞。平台上热销的冰岛、易武、班章基本都是这些。茶友对这些只挂着名字价格还算台地价除了耻笑倒也没其他,最恨的就是拿台地茶卖古树价的无良商家。挂羊头卖狗肉就算了,你还要当黑山羊卖,这就不能忍。
普洱茶坑多且深,多数深坑都是由老茶和古树茶这两个概念发轫而来。由于这两个概念在普洱茶领域涵盖的范围太广,以及实际中绝多数茶友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积累与辨识能力,掉坑交学费几乎是在所难免。只能希望茶友能够尽快的在入坑经历后吃一堑长一智,不要累次掉入同一个深坑。实际上无论是老茶还是古树茶,谨记“戒贪”二字,已然可以避开市面上超过九成的深坑。愿每位茶友都喝到良心的好茶!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