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种框架下,去了解影响滇红耐泡的因素,才会有系统的概念。
区别是:
有些从茶种上命名,比如野生红;
有些从树龄上命名,比如古树红。
这些,既是滇红的命名规则,也是分类。
了解这点很重要,可以望文生义,听名字判断一个茶在滇红里处于什么位置。
再加上如果对云南茶树有一些常识,可以据此判断很多东西。
云南茶树的分类、种植,了解云南茶在进化和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可以纵向地为一个茶做素描。
01 云南茶树,从叶种上来说,以大叶种为主,混合了少部分的中小叶种。
判断一棵树茶树是不是大叶种,直观的办法,就是看这棵树成年以后的叶片尺寸来定。叶脉达到一定长度,宽度即可定义为大叶种,大概是长16厘米,宽6.4厘米以上的。
(具体数据我忘记了,反正就是测量叶脉最长的部分和最宽的部分,达到一个数值,即可定义为大叶种)
以此类推,特大叶种、中大叶种,中小叶种也是这么定义的。测量叶脉的长宽数值,在某一个范围内,即可划定为一个类别。
不同的种有各自的一些特征,并以这几种茶的原始基因为茶种,又繁殖分化出很多子子孙孙。
出现不同茶种更适合制作某一类茶的原因:
一方面是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这些地区的茶更适合制作某类茶;
03 同样作为大叶种的基因,繁殖一棵树的方式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直接用茶籽种的,有嫁接的,有扦插的。
在这种基础上进化而来的茶树,大部分是自然繁殖的,也就是茶籽成熟以后直接掉在地上,长出来的幼苗。
在这种条件下,传统、高杆、直立生长的乔木茶是不占优势的,因此出现了大量古茶树被矮化的命运。
其中,10号茶以耐寒、耐旱著称,芽叶小,香味足。而100号茶,最大的优势就是出芽率高。
今天先写到这里,改天再接着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