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有句老话讲,“茶喝新,酒喝陈”自有其道理,喝老茶的乐趣其实不在于品饮口感,严格来说,也不在于其药用价值,而在于精神享受。就像很多人都有的怀旧情结一样……
我发现有件事很有趣,那就是西方人观念里,总会认为未来会更好,而东方人呢,尤其我们是中国人,却总会感觉以前更美好。
这种情况其实从商周老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对上古的一种追忆,怀念和崇拜,包括我们看《黄帝内经》,一开篇都在讲,“上古之人寿命长,怎么样怎么样,或者说上古之人,尧舜禹时期,多么仁义……”总是有一种对前辈,对祖先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与生俱来的崇敬心理。
总之,稀少,价高,是被关注的重要原因。就像历史进程上,如果像大多数时期那样平淡无味,那么喝它的人一定会少很多。
老茶珍贵这个概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认可并行爆发蔓延至今,并不单纯是好不好喝的问题,还关系到金融理财等方面,要是没有了老茶概念,近些年在广东等地兴起的“茶金融”就无法成立,一大批商人会没了饭碗,老茶的背后还有着无数人,无数资金在纠结,支持和硬挺,为了持久的利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老茶是不会倒下来的。
仔细想一想,老茶这个概念的确立几乎符合所所有人的利益:
比如终端消费者,在购买了茶叶,不用再担心作废过期什么的,还能够产生一种投资理财,甚至买彩票一样的心里,可以给予希望能够保值升值。
从经销商的角度看,不用担心资金大量占压,卖出去了挣钱,没卖出去,感觉像是升值的,还能省掉好多冰箱冰柜这类保鲜保质的设备。
从生产厂家来看,也是有利的,不用担心原材料的积压了,同时还可以用积压的产品跟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盘活资金。
另外,老茶的运营中还会形成新的商业体系,比如博物馆也不缺少展品了,实在空地方了可以展览老茶,古玩行业的也找到事儿干了,不管是作旧,回收,翻新什么的,就是他们也可以跟着沾光,总之各行各业围着老茶形成了大量的利益团体。
不过对于陶醉在老茶世界里,或者是从事这一产业链的朋友,我有一点想提醒一下,就是我们现在喝到的,多是十几二十年前的,那个时期的人普遍没有存茶意识,所以如今形成了老茶难求的局面,它们的价值,在于是不经意间遗留下来的,它们是浮世红尘的幸运儿,并非是谁刻意为升值而可以保存的。
但是现在不同了,未来老茶不一定会很值钱,因为最近这些年里,有很多人在成堆成车成仓库的收集老茶,已经形成了新的投资观念,那再过几年,市面上的老茶会有很多,当稀缺情况改善,新鲜感和潮流过去,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好喝实用的茶,毕竟茶属于新鲜活嫩是食品饮品。
茶是数千年来流传的主流追求,自古以来文人雅士,总爱把茶比作女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这句诗我们很多人都听过,在许多老茶的人心目中,新茶太肤浅了,如同妙龄少女徒有青春美貌,但总觉得内涵不够,由此联想到爱上老茶,似乎是有限了情趣,所以它不是适合所有人的。
我觉得老茶呀,最好是招待人的时候再用,看上去就显得挺深沉,挺有范儿的,像是有故事,茶界高人的感觉。
新茶,最好是自己喝,至爱亲朋,还是尽量的要多喝新茶,卫生安全健康,更把握一些。
老茶是小众文化,不适宜推广,一是没有那么多,有些半真半假的,自己喝了心里面都不舒服,二是对于多数人来讲,它也不怎么好喝,老茶其实在于一个“玩”字,就像最初普洱茶迷竟然说的一句话,说“喝熟茶藏生茶玩老茶”,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科学检测出过数据,新茶和老茶他们的药性区别并不大,甚至是越老的茶越容易失效,所含的营养物质,一段时间内是个减少的过程,我们今天的药物功效是分的很细的,针对性也很强,茶毕竟是归属于保健饮品的,用老茶治病是不如直接吃药打针手术,来的精准见效快的,你要说它治心病可能更准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