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六大茶类中,
白茶可以说是最原汁原味的茶了。在口感滋味上,
白茶虽然没有像
岩茶、
红茶一样特别突出的特点,但一些茶友在品
白茶时容易带入别的
茶类的品鉴方法,来判断一款
白茶,这就容易出现3种误区,影响判断。
有人喝
白茶时一感到甜,就会习惯性的认为,这就是和
生茶一样的
回甘。
其实,甜不等于
回甘。只要
茶叶含有糖类物质,它们就会在水里溶化或者分解为麦芽糖,
茶汤的味道也就会变得很甜,甚至有点像冰糖。
而
回甘的重点在于“先苦后甜”。
茶叶因为富含
茶多酚,在初入口的时候会有明显的苦味,随后又会有甜味从喉咙里、舌根处涌出来,取代了原来的苦涩感。
茶叶含有
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能够带来苦味。有茶友一喝到苦的茶,就会认为苦感重就等于
收敛性强,是
好茶!
误区3:无味=无味之味
如果无味之味等于跟水一样、没有味道,那茶水和白开水的差别在哪里呢?到底无味之味是什么意思呢?
清朝诗人陆次云曾提到,“茶真者,甘香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股太和之气弥留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粗略解释是,真茶有一股清幽的兰花香味,喝起来淡淡的,似乎是没有味道。但是在喝过之后,又会觉得有一股茶气残留在口中,这样的无味之味就是最好的味道。
白茶滋味清爽,判断它是否是无味之味时,不能只尝味道,还需要观察它的香气和持久度。如果
茶叶没有香气,喝起来没有味道,那么它就是质量一般的茶,跟无味之味差得很远。
如果
茶叶散发着兰花般的香气,品完茶后,尽管
茶味很淡,但这股香气依然萦绕在舌尖上、唇齿间,那么它很有可能会是无味之味。
无味之味是
茶叶味道的最高境界,十分罕见。也难怪一些新手茶友会把无味和无味之味这两个概念混淆了。
虽然我们提倡多多
喝茶,多多积累品鉴经验,但有时掌握的知识多了,反而会出现概念混淆、理解错误的情况。而不同的
茶类有不同的品鉴体系标准,不可简单粗暴地互相套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