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的4个关键词:分类、产地、时节、品牌一次性讲清楚
时间:2020-12-29来源:苏茶网 作者:佚名浏览:
次
中国茶的4个关键词:分类、产地、时节、品牌一次性讲清楚
茶起源于中国,数千年来,无论时代如何更迭、社会怎样变迁,它始终伴随并滋养着中国人。
茶离日常生活很近,但并不是每个
喝茶的人都对茶有深入了解。关于茶的分类、产地、时节、品牌,一次性讲清楚。
01.分类
这六类在制法上有显著区别:
①
绿茶的关键工序是
杀青,基本工序包括:
杀青、做形(包括揉捻)、干燥。
②
黄茶的关键工序是闷黄,基本工序包括:
杀青、做形、闷黄、干燥。
④青茶关键工序是做青,基本工序包括:
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⑥
黑茶关键工序是渥堆,其加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鲜叶经
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初制后,再经筛分和蒸压;另一种是以
毛茶为
原料进行干坯渥堆做色,再经筛分和蒸压。
02.产地
茶树对地理环境要求严苛,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这些条件都直接影响着
茶叶品质。所以中国的名优
茶叶,都有固定
产区。最著名的便是北纬30°的“黄金产茶带”,这条产茶带上集合了
西湖龙井、洞庭
碧螺春、恩施玉露、
祁门红茶等诸多名茶。
名茶产地可以说是集天时地利,但通过人为干预,也可以突破环境壁垒。比如说南茶北引:将南方的
茶树移植在北方种植,最出名的便是山东茶。山东日照
绿茶、崂山
绿茶都是
茶树北移后的成果。而目前最北的
茶叶产区,甚至扩展到辽宁(采取冷棚等技术手段)。
各个
茶区地理环境、气候、树种的差异决定了产出
茶叶的多样性。
比如
绿茶,作为中国覆盖率最大一类茶,基本上所有种茶的地区都会产出
绿茶。而其它稀少
茶类更具有区域集中性,比如
乌龙茶,产地集中在华南的福建、广东和台湾地区;
白茶,主要产地在福建。
03.时节
数千年农耕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让中国人对时节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这一点体现在茶上,就是对
春茶的执着。
春茶是
茶树经过漫长冬季的休养在春天萌发出的嫩芽叶,一般来说,
春茶也代表了
茶树一年中最好的品质。
在江南江浙一带,甚至将
春茶划分为更细致的明前茶、雨前茶、雨后茶。最早的明前茶,即清明前采制的茶,受到追捧,
价格昂贵。
在更暖和的西南、华南
茶区,
春茶固然好,但除了春季外,夏秋季也是采茶的季节,
乌龙茶有“春水秋香”的说法,
秋茶以香气取胜。
台湾名茶
白毫乌龙,又称东方美人,就是在高热夏季采收的一种
乌龙茶。广东潮汕地区的“雪片”
单丛茶,是在入冬之后采制,香气迷人,品质也非常好。
04.品牌
有人说
中国茶有名气无品牌,其实
中国茶不是无品牌,而是品牌不够大,不够知名。近年来茶领域的品牌也在崛起,但集中度低,尚无一家茶企登陆A股。
中国茶叶品牌价值多集中在区域品牌,以单一细分品类为主。
市场占比最大的
绿茶,部分名茶形成了头部品牌,例如
西湖龙井,著名品牌有“狮峰”、“贡”牌,
黄山毛峰有“谢裕大”,四川
绿茶有“竹叶青”。
乌龙茶区域性龙头已经崛起,像天福、八马、武夷星、华祥苑等。
黑茶,包括
普洱,龙头茶企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例如
大益普洱、白沙溪
黑茶。
中国茶叶品类足够丰富,并且对产地、
工艺有很高要求,所以很难出现一个品牌大而精,在
茶叶复兴路上,是否有机会诞生一个市值万亿的品牌,或许,可以期待看看。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