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人体新陈代谢日趋旺盛。无论是血液循环,还是营养供给都会相应加快。多饮茶水,不仅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还会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胆汁和胰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呼吸和废物排出,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身体的损害。
而春茶由于受季节影响,生长周期最长,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也最为丰富。
每年秋茶结束后,往往都要重施秋冬基肥,春茶前又要施肥催芽。经过一冬春的休养,茶树体内的养分充分积累,春茶发芽数量多,芽叶肥壮,色泽绿翠,叶质柔软。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茶叶中人体不可或缺的VA、VB、VC、VE、VK等丰富的维生素,在春茶中的含量最高。
其次,由于冬季的严寒,茶树免除了病虫危害,春天茶芽萌发之时,一般不需要喷施农药,茶叶没有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明前茶雨前茶,往往是一年中茶叶质量最好的,有“一两春茶一两金”的说法。
春茶堪称色香味最佳。由于刚刚告别隆冬的早春,春茶储存了丰富的能量。叶绿素含量比夏秋茶高,其中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朵朵兰花或片片竹叶,视觉观赏效果甚佳。
加之,春季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茶叶的香气、滋味也都会较好。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方某些地区的低温或许会使春茶的品质得到提高;气温不高,香气物质保存环境很好,所以春茶的香气都是其他季节的茶所无法比拟的。
绿茶是心血管不好的朋友们最为熟悉和喜爱的茶种,它的主产地在我国长江流域,主要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这一地区相对纬度较高,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栽培的茶树以小叶种为主,适制绿茶,是我国绿茶的主产地。
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了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再加上春茶本身受季节影响的特点,春天的绿茶,无论是从营养价值还是口味成色上都堪称春茶的最佳之选。
此外,科学研究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保护心血管、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发酵类茶等所不及的。
美国心脏协会(AHA)旗下杂志Stroke记录了一项研究,年龄在40-79岁的46213名受试者中,478人有卒中病史,1214人有心梗病史,44521人没有卒中及心梗病史的健康人。
在有卒中病史的调研人群中,相较于不喝茶的人来说,每周喝1-6杯绿茶和每天喝1-2杯、3-4杯、5-6杯甚至超过7杯绿茶的人,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27%、35%、44%、48%、62%。而有心梗病史的调研人群中,喝绿茶也表现出了相似的健康功效,绿茶喝得越多,死亡风险就会越低。每周喝绿茶1-6杯的死亡风险降低了26%。
这项研究证实了,喝绿茶对于有卒中、心梗病史的患者,可以很好的保护心血管。而我国的《本草拾遗》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而现代研究发现,每天喝5杯左右(一杯100ml)的绿茶,男性脑血管死亡率平均风险下降22%,女性下降31%。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绿茶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
绿茶作为未发酵茶,茶多酚、儿茶素等含量相对更高一些,所以抗氧化能力更强一些,对保持血管壁弹性及韧性,心血管健康有好处,高血压、高血脂人群都可经常饮用。
抗氧化能力较强的茶多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脂肪代谢率,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抑制斑块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
此外,绿茶中含有黄酮醇类,既能抗氧化,还能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帮助,绿茶中的茶素还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浆中的总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亦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降低心血管疾病。
喝绿茶时,只有不到20%的多酚类物质能被人体吸收。而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发现,绿茶中放两片柠檬泡水喝,能提高人体对茶多酚类物质的吸收效率,使它们的保健功效增加4倍。还可以使人体对儿茶酚的吸收效率提高13倍,保护功效大大提高。
虽然说春茶很好喝,但是确实不是人人都能喝的。
从营养角度讲,春茶中未氧化的多酚类、醇类等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易产生胃肠不适,胃肠功能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炎患者,尽量不要饮用春茶。建议春茶最好放置半月,让有益物质自动氧化再喝。
此外,醉酒者、贫血者、尿结石患者、肝脏病人及孕妇最好也不好喝春茶。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