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绿茶香气界的名流-栗香

时间:2021-04-08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 作者:佚名浏览:
绿茶香气界的名流-栗香
香气是决定品质的关键因子之一。协调而愉悦的香气不仅是名优绿茶评价产品等级的重要参考标准,也是消费者选择绿茶产品时的重要依据。栗香是优质绿茶的特征香型之一。
 
一、栗香的香型分类
 
不同茶类有不同的香型特征,就绿茶而言,其香型大致有5种:毫香型、嫩香型、花香型、清香型和栗香型。其中,栗香是优质绿茶的特征香型之一,主要表现为类似熟栗子的香气特征,香气强烈且持久,也被描述为烘炒香。
 
随着感官技术的日趋成熟和细化,根据栗香香型表现、香气强度等感官表征上的差异,现代感官评审中又将栗香细分为嫩栗香、板栗香、熟栗香等不同香型。板栗香是一种基于特定品种的坚果香气,多见于制作时火功恰到好处的高档绿茶及个别品种茶;嫩栗香是在栗香风味的基础上,突显柔和、新鲜幽雅的毫茶香,多见于原料幼嫩、采制精细的高档绿茶;熟栗香则表现为由栗香到高火香过渡的香气特征,一般形成于足火的加工条件下[1]。
 
二、栗香的香气组成
 
绿茶中香气组成与鲜叶原料较为相似,香气清雅,有300余种香气化合物,含量约为0.005%-0.03%,主要香气成分有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香叶醇、己酸-顺-3-己烯酯、丁香烯、法尼烯、橙花叔醇等。按其结构特点主要分为四大类:萜烯类及其衍生物、脂肪类衍生物、芳香族衍生物以及含氮氧杂环类化合物。
 
栗香是由众多香气组分以一定比例、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整体感官评价。众多成分中有些香气成分对其呈香起重要作用,我们称之为“关键呈香物质”。研究发现,异丁醛、己醛、庚醛、壬醛、癸醛、苯乙醛、芳樟醇、1-辛烯-3-醇、1-烯-3-酮、β-紫罗兰酮、对伞花烃、己酸乙酯这12种关键香气组分对绿茶栗香的呈现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这12种关键香气物质按原茶汤中的比例配制成香气溶液,添加至以高纯香气茶汤为基质的溶液中,分别对熟甜、足火、花果香、清香、青草气、嫩香6个特征属性进行打分,三种香型的模拟体系样与标准对照样的相似度值均在0.97以上,重构效果较好,验证了这12 种关键香气组分对绿茶栗香的贡献作用[2]。
 
三、栗香的形成机理
 
茶叶中的香气物质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鲜叶中本身含有的游离态香气物质;二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香气物质;三是茶叶对外源香气的吸附作用(例如,茉莉花茶的窨制)。其中,途径二是茶叶香气物质生成的主要途径,该过程一般会发生热作用的物理化学变化或酶促反应
 
从生理结构而言,茶叶中的香气物质一部分是以自由态的形式存在于叶片中,一部分是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于液泡或者其他细胞器中与内源糖苷酶相隔。当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时,细胞内部结构会被破坏,使糖苷物质与其水解酶接触从而释放香气。
 
从化学机理而言,绿茶香气成分积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儿茶素氧化引起的类胡萝卜素等氧化、降解生成β-紫罗酮及相关结构的香气化合物;
 
(2)脂类的过氧化及降解生成的6个碳的醇、醛类香气化合物;
 
(3)氨基酸脱羧和氧化脱氨转化成相应醛类,或与糖类、儿茶素发生Maillard反应,生成吡嗪、吡咯、呋喃、糠醛类等具焦糖香、烘烤香的物质;
 
(4)糖苷类香气前体在糖苷类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相应的醇类。基于外源性添加茶氨酸/蔗糖对栗香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茶氨酸为栗香形成的重要基础物质,美拉德反应为其形成途径之一,是否存在其他形成途径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四、工艺对栗香的影响
 
鲜叶的摊放、杀青、揉捻和干燥是绿茶加工的主要工序,每道工序对绿茶的品质形成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同时对茶叶的香气形成具有重要贡献。简单来说,摊放是大分子贮藏物质水解生成简单物质的过程,也是茶叶香气前体物质的积累过程;杀青是低沸点物质挥发散失、高沸点物质显露的过程,也是高温下芳香物质从含量到种类都显著增加的过程;揉捻是多酚类物质与其他各种内含物质混合在一起的过程,也是影响茶叶香气含量和种类的过程;干燥是各类热物理化学反应发生的重要阶段,也是花果香、高火香形成和固定的最终阶段。
 
干燥的方式、温度、时间和含水量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热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茶叶香型表现。研究表明:
 
(1)干燥方式:分段干燥使茶叶水分均匀分布,利于茶叶品质形成,而且第一次干燥采用烘干炒干更能及时吹干茶叶中的水分,有利于挥发性物质形成和转化,促进香气形成;对流和传导的传热方式比辐射更易产生栗香,箱式热风对流方式下的茶样栗香最为浓郁[4]。
 
(2)干燥温度和时间:温度和时间对茶叶香型的形成具有调控作用,栗香形成过程中香气强度有一个高峰,之后在不同的温度、时间下,栗香的香气强度、类型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3)含水量:含水率会通过改变茶叶所处的环境来影响湿热进程或干热进程,从而影响香气的形成。适当的控制火攻和茶叶的水分散失程度,有利于获得良好香型。在同样温度下,水分含量低有利于生成更多的吡嗪类化合物,对栗香形成有利。
 
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充实茶叶赋香物定性及量化基础研究和丰富香气组分与香型理论,可为茶产品香型的精准调控和定向加工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论文原文:
 
[1] 张铭铭,江用文,袁海波*,杨艳芹*,邓余良,董春旺,李佳,滑金杰,王近近.绿茶栗香的形成及工艺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02):129-137.
 
[2] 张铭铭,尹洪旭,邓余良,姚月凤,江用文,滑金杰,袁海波*,杨艳芹*.基于HS-SPME/GC×GC-TOFMS/OAV不同栗香特征绿茶关键香气组分分析[J].食品科学,2020,41(02):244-252.
 
[3] Mingming Zhang#, Yanqin Yang#, Haibo Yuan*, Jinjie Hua, Yuliang Deng*, Yongwen Jiang, Jinjin Wang. Contribution of addition theanine/sucrose on the formation of chestnut-like aroma of green tea[J]. LWT,2020,129. 109512.
 
[4] 张铭铭,江用文,滑金杰,王近近,袁海波*,杨艳芹*.干燥方式对绿茶栗香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0,41(15):115-123.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茉莉花茶  茶叶香气  酶促反应  氨基酸  多酚类  儿茶素  内含物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对岩茶香气滋味的探讨
对岩茶香气滋味的探讨
普洱茶香松茸卷的做法
普洱茶香松茸卷的做法
三生三世十里茶香 四海八荒谁
三生三世十里茶香 四海八荒谁
品茶识男人 茶香识女人
品茶识男人 茶香识女人
茶香墨香溢满茶乡
茶香墨香溢满茶乡
如何让新紫砂壶留得淡淡茶香
如何让新紫砂壶留得淡淡茶香
岩茶香如女人香
岩茶香如女人香
春暖花开茶香来
春暖花开茶香来
岁月如诗 一缕茶香一世界
岁月如诗 一缕茶香一世界
心有茶香
心有茶香
情迷茶香
情迷茶香
帘卷西风赌书消得泼茶香
帘卷西风赌书消得泼茶香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