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是世界上产量最多、消费量最大的
茶类,也是真正走向世界、红遍全球的一种茶。在国内,
红茶也受到不少茶友的追捧,我们说会
喝茶就要先懂茶,下面这些关于
红茶的基本知识,爱喝
红茶的你,都了解吗?
01.
所谓
发酵,其实质是
茶叶中原先无色的
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
红茶色素。
这种色素一部分能溶于水,
冲泡后形成了红色的
茶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
红茶的红汤红叶就是这样形成的。
02.
我国从公元4世纪开始种植
茶树,到公元7世纪时
茶叶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品,但那时候的
茶叶十分珍贵,只能供王公贵族们享用,而且那时候还没有
红茶,人们只喝
绿茶。
后来,中国开始逐渐重视农业发展,茶种植业开始盛行,
饮茶习惯也开始在普通百姓中流传开来。
最早出现的是福建崇安一带的小种
红茶,以后发展演变产生了
工夫红茶。19世纪我国的
红茶制法传到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后来它们仿效中国
红茶的制法又逐渐发展成为将叶片切碎后再
发酵、干燥的“
红碎茶”。
03.
是福建省特有的一种
红茶,红汤红叶,有松烟香气,味道近似桂圆汤。
产于福建崇安县桐木关的称为“正山小种”,其毗邻地区生产的称“外山小种”,政和、建阳等县生产的称“烟小种”。品质以正山小种最好。
是我国传统的出口
茶类,远销东欧、西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地是安徽、云南、福建、湖北、江西、四川等10多个省(自治区)。
其中产于安徽
祁门一带的“祁红”,外形条索细紧,具有类似
玫瑰花香(甜花香),滋味甜醇;产于云南的“
滇红”,外形肥壮,显金黄毫,
汤色红艳,滋味浓醇。
祁红和
滇红是早已名扬海外、享有很高声誉的
工夫红茶,深受东欧、西欧消费者的欢迎。
此外,还有福建的“闽红”、湖北的“宜红”、江西的“宁红”、四川的“川红”、浙江的“越红”等,都是国内
工夫红茶的主要品类。
工夫红茶适宜多次
冲泡清饮,也适合加糖饮用。
茶鲜叶经
萎凋、揉捻后,用机器切碎呈颗粒型碎片,然后经
发酵、
烘干而制成,因外形细碎,故称“
红碎茶”,也称“红细茶”。
红碎茶用沸水
冲泡后,茶汁浸出快,浸出量大,适宜一次性
冲泡后加糖加奶饮用。
04.
泡茶之前建议先将
茶壶、茶杯用热水烫一下,能更好地使
红茶的香气散发出来。
泡好一杯
红茶,
茶叶的用量也很重要,如果量掌握不好,泡出来的
红茶过浓或过淡都会影响口感。标准的
投茶量在3~5克左右,水温控制在90°~95°左右。
冲泡时间,一般来说第一泡以30~60秒为宜,以后的每一泡顺次延迟10秒到20秒。
红茶茶性温和,老少皆宜,而且它包容性很强,可以和牛奶、柠檬以及各种香料完美融合,变幻出层次不同的口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