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开汤试茶的人为什么都喜欢闷几泡?

时间:2021-05-12来源:风在香 作者:佚名浏览:
开汤试茶的人为什么都喜欢闷几泡?
闷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甚至十分钟的不少茶友都喝过,尤其对于开汤试茶的朋友,闷一闷是常用的方式。但闷两个小时的茶叶,估计喝过的人不多。
 
前日傍晚,我们已经清洗干净茶具,准备关上店门回家时,两位顾客来到店里选东西。于是我们重又开始烧水泡茶,喝的是今年做的锣锅山头春古树纯料
 
顾客赶时间,刚喝了两杯茶,选好的东西已经包好,便匆匆抱上车离开了。
  
看着盖碗里刚泡了两泡的茶叶,实在舍不得倒掉。想着晚上在家里反正也要喝,便将盖碗中的茶叶夹了放入平时外出喝茶用的保温杯中。大约六七克的茶叶全部放入其中,并倒入一刚烧开的水,拧紧盖子就带着回家了。
 
晚饭后进入房间阅读时已近九点,习惯性地将泡好的茶放在面前的桌子上,拧开盖子时杯内的茶汤温度还很高。细细一闻,有明显的闷熟味。
 
尝试着轻啜一口,浓酽的苦涩味立即布满整个口腔,并苦到了喉咙深处,让人难以接受。
  
我从小喝惯了家里的苦丁茶,是比较能接受苦涩的东西的,大多数的苦茶都喝得习惯。但六七克的大叶古树高温闷泡在小小的保温杯里两个多小时,所释放的那种苦涩还是超出了我的接受范围。
 
我将茶杯放在桌上,准备看看书,等杯内的茶汤冷却一些,加入白开水冲淡一点再喝。
 
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着手里的文字,突然感觉下齿缝有特别明显的回甜之感,舌底也汩汩生津;不禁吞咽了一下,强烈的回甘一直延伸到喉部,这感觉对我真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一开始的苦涩味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化去了,我放下文字,下意识细细品咂,极苦极涩之后,那种极致的韵感,让人迷恋。
 
此时茶汤温度已降低不少,我再一次细细品味。有了心理准备,那浓酽的苦涩味不再那么突兀。口腔又一次被苦涩布满,但很快苦涩就淡化开去,回甜开始占据上风。而且因为有第一口余留的回甘加持,第二口过后的回甘来得更为迅猛强烈。这回甘之感一直持续到入睡前。
  
有了这番体验,我甚至有点舍不得冲淡这一杯浓酽苦涩的茶汤了。以前在多个场合看人试茶,过程中总会闷两三泡。其目的就是要将一款茶的苦涩尽量高温闷泡释放出来,通过感受苦涩化开的时间以及生津回甘的强烈程度,去判断一款茶的适口性。
 
闷一闷,或许无法判断一款茶是什么树龄,什么山头,但的确可以直观地检视一款茶的原料底子扎不扎实,扎实又扎实到什么程度。
 
我们常听到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还有后半句“好茶苦要回甘,涩能生津”。苦与涩是茶天生的属性,但我们喝茶,绝不是为了去喝苦涩;苦涩只是短暂的体验,我们之所以接受苦涩,是期待着苦涩之后那迷人的回甘之韵。
 
最后想说的是,这次体验完全是偶然,当然无意中也收获了一个小惊喜。不过,真的不建议茶友们喝这么浓的茶,身体扛不住。喝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浓淡适中最好。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 古树纯料  喝茶  古树  好茶  原料  茶叶  茶具  泡茶  盖碗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一杯好茶 一颗清静之心
一杯好茶 一颗清静之心
普洱茶膏的美容功效
普洱茶膏的美容功效
普洱茶发酵过程的特点
普洱茶发酵过程的特点
普洱茶加工过程中湿度的把握
普洱茶加工过程中湿度的把握
鉴别茶膏优劣
鉴别茶膏优劣
茶与佛的渊源
茶与佛的渊源
茶梗的营养价值
茶梗的营养价值
布朗族的酸茶
布朗族的酸茶
茶之泡饮法
茶之泡饮法
魂牵于梦 绕恋茶马
魂牵于梦 绕恋茶马
古代人如何看普洱茶的
古代人如何看普洱茶的
饮茶对防治冠心病有效
饮茶对防治冠心病有效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