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最受我国人民欢迎的
茶是
绿茶。而在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茶,则是
红茶。
红茶,最早出现于明末的1567~1610年,而世界上最早的一杯
红茶,则是源于武夷山桐木村的正山小种。
1640年前后,正山小种由荷兰人传入英国,《清代通史》记载,“明末崇祯十三年
红茶(
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
白毫等)始由荷兰转至英伦。”
英国王室品尝正山小种
红茶之后,想破头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好喝的茶,简直是天赐的琼浆玉液。
在英国王室的带动下,掀起了英国范围内的
饮茶狂热。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他们将
红茶带到了世界各地,使其成为世界第一
大茶类,至今仍占国际
茶叶贸易量的80% 。
到了19世纪中后期,
印度红茶逐渐占据了上风,但没有正山小种,西方世界根本喝不到
红茶,而且正山小种那种高贵、优雅的韵味,仍然在英国人心中占据崇高的地位。
其实,真正的正山小种
红茶,主产地位于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一带,以桐木村为中心,方圆600km以内,按照正山小种
工艺制作的
红茶,才能称作“正山小种”
红茶。
所谓正山,即是正宗,而小种,说的是其
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也就是武夷菜茶。
根据
茶叶专家对正山小种所做的理化成分分析可看出,正山小种
发酵充分,
茶多酚以及
儿茶素转化明显,所以正山小种不苦不色、滋味醇厚而甘滑。
而通过对正山小种
红茶无机成分的分析发现,正山小种
红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数百年来,各地
红茶层出不穷,但
为何正山小种
红茶却仍然是独一份呢?
这和它不可复制的生态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武夷山桐木一带,地势高峻,海拔约在600~1200米,年平均气温约在11℃~18℃。春夏两季,终日云雾缭绕,有雾的日子占了全年的将近三分之一,而且年平均湿度在80%左右,可以说是福建省气温最低、降雨量最大、相对湿度最大、雾日最多的地区。
高山云雾的环境,加上昼夜温差较大,利于
茶叶的光合作用,能形成较多的有机物质,
氨基酸含量高,对
茶汤起苦涩味的
茶多酚和
儿茶素含量较少。
而且土质含有较多的砂砾石,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让这里的
茶叶持嫩性好、香气高扬、
内含物质丰富,
茶汤甜醇。
优质的
原料是一款
好茶的底子,足够优质的
原料,加上高水平制茶师的
工艺加持,造就了正山小种
红茶条索肥实、色泽乌润、
汤色金黄、香气浓郁、滋味醇厚,高山韵明显的特点。
参考资料:
2、《武夷正山小种
红茶独特品质成因概述》,邹新球,《福建林业科技》;
3、《浅谈正山小种
红茶的品质识别及成因分析》,徐飙,《
茶叶科学技术》2006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