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火功的岩茶,在内质上有啥区别?
时间:2021-05-26来源:懂茶帝 作者:佚名浏览:
次
不同火功的岩茶,在内质上有啥区别?
武夷岩茶对很多茶友来说,其香气、滋味非常抓人,往往喝惯了
岩茶以后,再喝其它茶,总感觉欠缺了点什么,有点“不够劲儿”。
其实,
武夷岩茶之所以能够快速并持久地让人沉迷,除了其良好的生态、树种外,还有一道很重要的
工艺,就是焙火。
武夷岩茶根据焙火程度的不同,大致可被分为轻火、中火、足火三大类。
不同的火功,对
武夷岩茶的
汤色、香气、滋味以及内含成分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比如,随着焙火程度的增加,
岩茶茶汤的颜色会从黄色逐渐变为橙红色,香气从花果香为主变为有一定的高火香,滋味也会随着焙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变浓醇,到足火时,往往苦涩味会有所增加。
不过,不同的焙火程度,对
武夷岩茶的生化成分有什么影响?不同火功的
岩茶,在
冲泡水温、时间上又有何区别呢?
从上面表格中能看出,不同火功
岩茶的生化成分会随着
冲泡水温的升高而提升。
如果
冲泡水温相对较低,那么在同一温度下,足火功
岩茶在内含成分上的浸出率比中、轻火
岩茶更明显。
但不论是轻火、中火还是足火,都是在水温90~100℃时达到了最大浸出率,不同火功的
武夷岩茶在
内含物浸出方面差异就没有那么大了。
在浸泡时间上,浸泡时间越长,
岩茶中各生化成分浸出率越高,在浸泡达15分钟时达到最高,不过前3分钟浸出较快,在第5分钟时,水浸出物、
茶多酚、咖啡碱下降明显,到10分钟时,
氨基酸、黄酮、
茶多糖有明显下降。
也就是说,不同火功的
岩茶在1~3分钟时,内含成分大部分均以浸出,达60%~90%,其中足火茶比中、轻火更容易浸出。
所以,
武夷岩茶不论是轻火中火还是足火,无需长时间浸泡,注入沸水后,短时间快速出汤即可。
在浸泡次数方面,随着
冲泡次数的增加,各生化成分均呈降低趋势。而不同火功的
武夷岩茶浸出率均在前三次
冲泡时溶出较多,第四泡后开始趋于平缓。不过,优质的
武夷岩茶甚至
冲泡10几泡后,滋味依然非常稳定、饱满。
总体来说,
武夷岩茶的各项生化成分会随着火功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同样标准的
冲泡条件下,中、足火
岩茶释出率更高,其中以游离
氨基酸和咖啡碱变化最为明显,因此足火功
岩茶对神经刺激相对较小,不过其鲜爽度也会比中、轻火功的
岩茶降低。
而不同火功的
武夷岩茶在
冲泡时均要高温
冲泡,水温要在90℃以上,短时浸泡即可出汤。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不同火功
武夷岩茶生化成分浸泡规律》,李少华等,《食品工业科技》Vol.39,No.21,2018;
2、《焙火程度对
武夷岩茶品质特性的影响》,张蕾等,《食品与机械》2017年9月第33卷第9期。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