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坦洋工夫
坦洋工夫主产区为福建省福安、拓荣、寿宁及屏南北部等地区,于清咸、同治年间创制。
坦洋工夫源于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坦洋村有一位胡福四,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欧洲,很受欢迎。
此后一些茶商纷纷进山求茶,并设洋行,周边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声名鹊起。
1881~1938年的50余年,坦洋工夫每年出口量均达500吨,设茶行达36家,雇工3000余人,产量1000吨。收茶范围从政和的新村到霞浦的赤岭,跨越七八个县,成为福建主要的红茶产区。
远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20余个国家与地区。当时民谚云:“国家大兴,茶换黄金,船泊龙凤桥,白银用斗量。”
其中坦洋、寿宁、周宁山区所产的工夫茶,香味醇厚,条索较为肥壮;东南临海的霞浦一带所产的工夫红茶色泽鲜亮,条形秀丽。
02.
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红茶,产于福建的东北部政和县,是著名的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已有近200年的生产历史。
清光绪十五年(1889)前后,政和工夫红茶“仙岩工夫”名声大噪,相传福州茶行每年都要等“仙岩工夫”出厂后运到福州才开市。
政和工夫最具高山名茶的品质,外形条索肥壮、重实匀齐,色泽乌黑油润,毫芽显露,呈金黄色,极为美观,香气浓郁芬芳,颇有紫罗兰的香气,茶汤红浓艳亮,滋味醇厚,为“闽红”佳品。
它既宜于清饮,又适合掺白砂糖、牛奶调饮,历来蜚声国外,畅销俄国、美国、英国等国家。
03.
白琳工夫
“白琳工夫”曾位列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冠,于19世纪中期兴于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白琳一带。
工夫红茶发端于福鼎白琳,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有250多年的历史。据清乾隆《福宁府志》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
可见,至少清乾隆时期,白琳就以产茶而著称,并受到地方官员的关注而载入史册。
说到白琳工夫的制作,1851年清朝学者董天工编纂的《武夷山志》中已有工夫红茶的明确表述。
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
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
说起红茶,大多数人会想到祁红、滇红等。福建三大工夫茶,对外省的一般消费者而言,实在是知之甚少,不过它们的品质却不容小觑。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口品饮,感受福建红茶的魅力!
(责任编辑:茶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