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燥
光绪三年(1877年),茶叶专家胡秉枢的《茶务佥载》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初撰的中文版今已佚失。后来,日文版《茶务佥载》转译成中文,关于“晒红”有如此记载:
将从树上摘取之生叶,先置于太阳下摊晒,待柔嫩而后收起,以手搓揉成索。
揉成条索后,置于器内,其上覆盖如乌龙之法,待其叶尽变成微红色后,再起出,放置太阳处摊晒。
至半干,又收起,皆放回器内,用手压实,盖以衣物,使叶变为微红色。
叶已变为红色后,再起出,于太阳处摊晒,以极干为度,此即为毛红茶也。
当年《茶务佥载》所载的日光萎凋、重复日晒等工艺已显滞后,我们今天的“古法晒红”实现了技术鼎新,保留了阳光晴晒为核心的干燥方式,使红茶几种主要的氧化酶依然保留活性,不会因高温烘烤造成内涵物质大幅损失,获得越陈越香的后期表现力,鲜醇甜活,持久耐泡。
古法晒红,越陈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