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回,是大自然的规律。
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便要接受这份规律,在其中感受时间的流淌,享受四季带来的美好。
就如林语堂所言:“春天娇媚,夏天热情,冬天寒冷,只有秋天纯熟、温和、稳重。”
四季各有风格,秋天是温和、沉稳,几场秋雨之后,温度骤降,无数个红与黄堆叠各处,是成熟,是衰落,也是新的开始。
深秋色彩徇烂,窗外黄叶纷飞,适合焚香
煮茶,氤氲安适。
秋深天凉,
喝茶选择煮饮更适合,就像是夏天的冰汽水,寒冬的热火锅一样适合。
煮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专心,用身体与心情去体会
茶汤的逐渐升腾。
01
而
煮茶时,水温会不断上升,
茶汤温度可以超过100℃,如此高温,
茶叶内的芬芳物质都能被点燃,
茶香自然就更为馥郁。
02
也是因为温度有限,所以
冲泡时,很难将
茶叶深沉的内质全部都煮出来,
茶汤的口感上会略微的不及
煮茶醇厚。
03
暖意更足
试想在萧瑟寒冷的秋冬,一杯
冲泡的
茶汤,和一
壶不断翻腾的
茶汤,哪杯更能让你觉得温暖呢?
秋冬屋外寒风大作,白雪纷飞,屋内
茶香馥郁,茶水翻涌,热气腾腾,暖意油然而生。
不过,这并不是说秋冬就不能
泡茶了,
冲泡茶汤其实也是有很多好处,例如可以更好的体会到
茶汤滋味的变化,每一泡的
茶汤都有不同的风味。
01
选择玻璃煮
茶壶的原因有三。首先,玻璃
煮茶器的
价格较低,性价比较高;其次,玻璃
煮茶器有利于观察
茶汤的变化,可以更好判断出汤时间,保证
茶汤口感。
最后,玻璃材质不会吸香、吸味,呈现出来的
茶汤滋味最真实,不论
茶叶优劣,都能直观体会。
02
03
注水量
煮茶时的注水量也很有讲究,一般注水量不宜超过
煮茶器的一半或是三分之二。因为
煮茶过程中,茶皂素等一类的物质释出,会产生泡沫膨出。
04
这些
茶经过
工艺或是时光的“洗礼”,将
茶叶最初的寒凉与青涩褪去,这样的茶在煮制之后
茶汤甘润,不会有半分苦涩的感觉。
01
在《本草纲目》中有关于
普洱的记载:"
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刮肠通泄"。秋冬饮用熟
普洱茶,具有养胃,护胃,解油腻,降血脂等作用。
熟
普洱茶可
冲泡也可煮制,煮制之后,
茶汤更为的稠、滑、柔、润,令人难以忘却,且煮制后
茶叶的内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小贴士:
在煮熟
普洱茶的时候建议选择陶壶
煮茶器,陶壶
煮茶器的壶壁上有较多的小气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收一些
茶叶在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杂味,让
茶叶本来的
陈香更突出。
另外,煮熟
普洱茶的时候,要将茶水煮沸之后再投放
茶叶,
煮茶的时间大约需要2分钟,关火以后,还需将
黑茶用余温再煮一会儿,得来的
茶汤滋味无与伦比。
02
白茶与
熟普一样,都是存放的时间越久,
茶汤的风味愈醇厚,因此
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白
茶经过时光的洗礼,会有较大的蜕变
转化,原本“绿妆素裹”的
新白茶会
转化出沉稳、成熟的黄褐色泽,原本鲜爽的
茶味也会
转化为甘甜醇厚,而本是温凉的
茶性也在岁月的磨练下,成了温和。
时间带给
白茶的不仅是外表的变化,也是内在的转变,三年陈化之后,
老白茶的内质更为丰厚,
煮茶可以更好的释放这些内质。
小贴士:
在煮
老白茶时,最好选择玻璃
煮茶器,可以很方便地欣赏
茶汤的色泽变化与翻腾的茶形。
书和电影里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画面:寒天里雪落无声,屋内炭火忽明忽暗,一把壶搁在炉火上,热腾腾的白烟氤氲飘散......
那是一种十分安静祥和又温暖的画面,
煮茶,也是在煮一种意境,是一种慢下来的自在享受。
(责任编辑:admin)